做好“稳外贸” 助力“双循环” 华夏银行贸易金融发力精准化、线上化

2020-09-11 11:12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9月初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15次会议将“新发展格局”提高到“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战略高度。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业态和模式创新,加快提升贸易质量,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外贸新动能,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优化外贸发展环境。

与此同时,当前的世界贸易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金融服务,支持国内国际贸易特别是“双循环”发展,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2020中国上市银行发展论坛上,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发表了题为《“双循环”格局下商业银行贸易金融发展策略》的演讲,指出规模扩张金融服务已无法有效支撑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外向型经济萎缩、内需型经济增长的外部经营环境。贸易金融凭借“产品丰富、手段灵活,易于交易,便于流转,资源节约”等突出特点,可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需求,且交易单据可查验、背景真实,利于风险防控,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通过精准定位、精准融资、精准服务,实现线上化、场景化、数字化发展,助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中国金融科技论坛”上,张健华行长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在“双循环”新格局下,供应链金融成为依托核心企业、服务中小企业,保产业链稳定的重要抓手。金融科技通过打造“赋能”体系、打造“科技”内核、打造“开放”格局,为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助力产业链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此外,华夏银行携“商行+投行”转型的发展成果,通过“云上展厅”以线上形式亮相2020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

半年报显示,华夏银行多措并举抗疫情、促复工,及时开通跨境业务绿色通道,疫情期间为武汉、北京、深圳等多个地区客户在疫情期间进口防疫物资和接受境外捐赠款提供业务支持;同时,推出“资融通”与“备证通”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外汇政策咨询等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为做好“稳外资”“稳外贸”工作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贸易环境与机遇

对于贸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张健华指出,国际贸易曾长期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从“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等角度来看,国际贸易使得商品交换达到了新高度,使得国际间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发挥,并且促进了企业组织制度以及诸多技术的进步。各国经济都对贸易有着较高依存度,目前全球货物贸易占GDP比重超过40%。

作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2019年中国的贸易额超过5万亿美元(含服务贸易),国内贸易在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我国国内贸易主要行业实现增加值11.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值约1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约25%;2019年末,国内贸易实有市场主体占比68%,居各行业首位。

不过,当下全球及我国的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受新冠疫情“大流行”冲击,世界各国经济、生产活动大幅趋弱,贸易保护主义流行,全球供应链和市场需求受到重创,世界经济面临大幅下滑风险。疫情影响下叠加国内经济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等问题,国内经济也面临持续下行风险,相当一部分经济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显现,金融行业面临信用风险上升。

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张健华看来,我国经贸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其一便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更趋成熟。从内需潜力上看,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培育了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人群。此外,我国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优势。中国储蓄占全球总额四分之一以上,为国内经济增长提供了大量的结余资金。其二是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有序恢复,国内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其三是“两新一重”投资全面提速。上半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以“两新一重”为抓手,列出方案、计划、清单,同时打通多种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推进“两新一重”投资项目落地。

此外,我国先进技术产业链快速崛起。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等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幅明显更大。新冠肺炎疫情也催生了我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产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前5月高技术制造业累计增长3.1%,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充电桩等产量增长70%以上。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纲要》《“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持续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健康发展。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不断加大支持数字经济15种新业态模式力度,包括: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培育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自主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强化灵活就业劳动权益保障,探索多点执业;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打造共享生产新动力;探索生产资料共享新模式;激发数据要素流通新活力。

积极应对变化探路“双循环”贸易金融服务

张健华认为,银行对贸易提供的金融业务包括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财务管理、信用担保、避险保值六大类, 其中: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财务管理属于资金往来类服务,信用担保、避险保值属于广义的增值服务。贸易结算主要进行货币支付、资金划拨,贸易融资提供与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供应链金融基于核心企业信用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财务管理基于企业交易流程提供财务活动管理,信用担保是银行通过有偿出借自身信用保证履责的金融服务,避险保值是银行针对企业交易风险推出的规避风险的保值增值服务。

面对疫情及贸易环境的变化,华夏银行坚守初心,与企业同舟共济,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全力帮助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加大金融有效供给,保障企业有序经营,全面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经营目标。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迅速成立贸易金融专项工作小组,及时推出《华夏银行线上跨境金融服务指南》,快速部署,主动作为,总分支三级联动、内外联动,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力保障紧急进口防疫物资、境外捐赠款项顺利到帐。春节假期期间,该行武汉、苏州、重庆等分行,开通绿色通道为客户紧急办理购付汇业务,用于进口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防疫物资。武汉分行紧密联动,保障湖北省慈善总会跨境人民币112.5万元捐款顺利到账。深圳、广州、上海、昆明、长沙、温州、长春、南京、北京、厦门、南昌分行,按照疫情防控期间总行贸易金融业务工作措施,提前布署,安排专人返岗处理业务,积极支持客户进口防疫物资,协助客户办理购付汇、收结汇、出口交单、信用证开立和付款、贸易融资等业务,引导并帮助客户通过线上渠道办理业务,解决客户燃眉之急,其中:广州分行响应客户进口防疫物资需求,快速开立1300万美元进口信用证,并为客户减免手续费;南昌分行克服交通管制等多重困难,上门服务,成功为客户办理8000万美元外债资金结汇业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在张健华看来,贸易金融既可在“促进外贸稳定”“积极利用外资”等方面发挥国际循环优势,也可承担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建设重任,提供供应链金融、国内信用证、工程保函等服务,在国内循环做到大有作为。例如:华夏银行建立了“环球智赢”国际金融服务品牌,可以提供“出口收结赢”“亚洲美元汇款直通车”等跨境金融服务,也建立了“共赢链”国内金融服务品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具体而言,华夏银行推出的“亚洲美元汇款直通车”特色品牌,可向亚洲地区支付美元提供跨境速汇、境内速汇、全额到账、多币种汇款等特色服务;“银租通”产品,则是基于融资租赁的基础交易,支持盘活实体企业的固定资产。而该行推出的“共赢链”供应链金融品牌,创新推出“供应链云账户”,满足供应链业务异地便捷开户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银行创新推出的“资融通”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外汇政策咨询、跨境保函/备用信用证增信、汇率避险增值等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做好“稳外资”、“稳外贸”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上半年,华夏银行贸易金融条线相继推出供应链云账户、供应链线上签约、区块链福费廷、电子信用证、企业网银批量购付汇等线上化功能,实现“无接触”服务,减少客户出行成本与接触风险,增强同业互信,提升办理效率,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得益于线上化业务持续发力和产品创新,华夏银行贸易金融业务板块的发展颇有看点。中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贸易金融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5%,中间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0%;同时,贸易金融业务合作客户数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5%。

总体而言,截至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末,华夏银行贸易金融表内外资产余额超过600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26%;国内证等轻资本业务资产余额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 24.92%;加大服务“一带一路”的代理行布局,“一带一路”沿线代理行657家,占比 52.77%。

面对外向型经济萎缩、内需型经济增长的新形势,张健华指出,我国应引导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供给侧改革,实施贸易金融转型,从原主要服务国际贸易的外循环贸易金融,转为同步服务国际国内贸易的双循环贸易金融,并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加快贸金业务线上化、数字化经营管理,创新客户营销与风险管控技术手段,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