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11.51% 中国银行高管回应: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所致

胡艳明2020-09-01 18:42

记者 胡艳明  上市银行陆续晒出上半年成绩单,多家银行都加大拨备计提,导致净利润增速转负。

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下称“中行”)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行实现营业收入2857.10亿元,同比增长3.2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09.17亿元,同比减少11.51%;其中,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65亿元,同比增长97.46%。

“中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这是导致税后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为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应对未来潜在的信用风险,上半年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65亿,同比增长97.46%,计提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银行副行长郑国雨在8月31日举行的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银行行长王江、副行长林景臻,副行长郑国雨,首席信息官刘秋万,风险总监刘坚东等中行高管层在发布会上对业绩进行解读,并就不良资产情况、净息差下降以及LPR转换进度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分析经营情况 拨备计提增长97.46%

郑国雨表示,第一,中行营业收入和拨备前利润均实现了正增长,财务表现的基本面是稳健的。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72%和5.65%,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6月末,资产总额达到24.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了1.4万亿,境内人民币存贷款新增额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业务增长比较强劲,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比较大。

第二,中行加强经营管理,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下降,经营效率持续提升。付息负债付息率同比下降了21个基点,在付息负债同比增长8.77%的情况下,利息支出同比下降2.53%。通过加强费用管控,业务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9%,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通过强化管理,中行提升了运营效率,也为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创造了条件。

第三,中国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这是导致税后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为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应对未来潜在的信用风险,上半年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65亿,同比增长97.46%,计提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贷款减值准备余额达到36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0亿元,在不良贷款规模较上年末有所上升的情况下,拨备覆盖率达到186.46%,上年初提升了3.6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郑国雨表示,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给实体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有助于缓解实体经济的困难,从根本来看,也有利于银行自身的发展。同时,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的反映有一定时滞,银行通过前瞻性地加大拨备,有利于更好应对未来的风险。

解构资产质量 关注延期还本付息风险

截至2020年6月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98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2%,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65亿元,同比增长97.46%。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86.46%,较上年末上升3.6个百分点。加大资本补充力度,成功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和28.20亿美元境外优先股。截至6月末,资本充足率为15.42%。

刘坚东表示,今年上半年,确实受疫情以及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影响,中行资产质量略有反弹,不良贷款率1.42%,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是1.36%,比年初上升了0.11的百分点。

刘坚东分析,从整体业务领域来看,上半年我们境内的零售业务,包括信用卡和个贷,以及境外机构的资产质量是受到了疫情冲击是比较大的,但整体看,我们的信用风险是基本可控,主要的指标还是在合理的区间。不良贷款率在商业银行当中也是处于较低的水平,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剪刀差,依然持续保持为负值。

他表示,拨备覆盖率达到了186.46%,上半年末提升了3.6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是进一步的增强。

刘坚东称,为了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行对于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困难,但发展前景良好的,包括一些中小微的企业,都实施了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到6月末,我们累计为7400户的企业本金进行了延期,为将近3000户企业的利息进行了延期,这些应急幸得金融支持措施和其他一些支持措施一起,会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短期压力,也保住了大量的市场主体,促进了经济的快速恢复,对整体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与此同时,中行也高度关注延期还本付息客户的风险状况,持续滚动开展疫情影响分析和排查,跟踪客户经营风险和偿债能力,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都采取分类处理的策略,尤其是对企业经营出现实质经营变化的贷款,会及时反应风险状况,总体风险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考虑疫情在持续,全球经济衰退,以及支持性政策会逐步退出这些因素,刘坚东表示,预计下半年,信用风险将持续暴露,疫情可能长期的改变经济活动的运行方式。行业表现将会加剧分化,特别是像批发零售、餐饮、旅游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恢复得相对比较缓慢,相关的客户风险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另外,他认为,受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影响,预计外贸行业,以及境外的航空、油气大宗商品等行业的这些客户,风险也会相对偏大一些。

对此,刘坚东称,下半年,中行一方面进一步夯实存量,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前瞻性的评估潜在风险,真实准确反映不良水平,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充分运用包括现金清收、核销、批量处置、无抵债、债转股,债务重组等各种手段,来处置不良,包括线上平台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并在监管的指导下,做好个贷不良批量转让,以及大额不良贷款转让等这些方面的试点。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进一步风险抵补的能力,为应对未来严峻形势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会严控增量,提升全流程风险管控能力,坚持审慎的客户选择标准,持续加强贷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排查,对潜在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针对风险程度高的大户分类施策,一户一策的化解风险。

三是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优化信贷资源投放,支持高质量发展。

在区域方面,把握国内市场发展机遇,加大对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海南自贸区等重点地区的资源投入,以重点地区和重点城市为抓手,加快发展,带动境内整体业务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在行业方面,把两新一重建设,作为今年信贷投放重点领域,把握重点项目,加大营销,继续加大支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落实六保六稳要求,继续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落实国家普惠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继续优化产品服务,加快线上融资产品的推广。

最后,刘坚东表示,通过采取上述的管控措施,预计中国银行资产质量能保持持续的稳定,信用风险整体可控。

 两方面措施稳定净息差 完成存量LPR转换

郑国雨表示,上半年,中行净息差1.82%,同比下降1个基点。今年以来,LPR转换以及利率下调,外币降息等种种因素综合的结果,给中行资产端收益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我们从负债成本的控制和资产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管控措施,努力克服净息差下行的压力。

一是坚持存款量价平衡,合理控制负债成本。上半年中行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同比增长8.85%,而同其利息收入仅增长2.89%。为应对收入增长放缓压力,中行通过加强大额存单期限管理,对协议存款实行量价管控,以及完善存款定价授权等一系列措施,着力控制负债成本,推动负债业务平稳发展。上半年,中行利息支出同比下降2.53%。

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断优化资产结构。不行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持续加大对“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力度,稳步提高中长期贷款投放占比,增强资金运用效率。6月末,中行贷款在资产总额的占比较上年末上升0.63个百分点,境内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平均余额占比同比上升1.33个百分点。

对于存量LPR转换进度,郑国雨透露,截至6月末,中行已经完成基准利率转换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3.16万亿,占应转换金额的45%,其中,公司贷款完成转换76%,个人贷款完成转换24%。截至目前,中行已经顺利完成全部存量浮动利率房贷LPR的转换工作。

郑国雨同时称,展望未来,净息差仍然面临收窄的压力,对此,中行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持续优化资产结构,积极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同时,加快场景建设,着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以客户全量金融资产为抓手,从源头上扩大存款资金来源,提升存款发展质量。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尽可能降低市场环境变化给净息差带来的冲击,以此给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主要关注上市公司、证券、银行领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