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信托规模、收益“双降” 金融类信托成转型抓手

陈姗2020-08-12 14:57

记者 陈姗 在融资类业务规模要求压缩后,信托公司积极发展标准化市场业务,金融类信托备受瞩目。

从用益信托获悉,7月份,在集合信托的发行规模和收益率环比出现“双降”,房地产、工商企业、基础产业信托等环比明显下滑的情况下,金融类信托逆市增长,占比升至近四成。

诚然,非标投资比例限制和融资类业务规模压降是7月集合信托规模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托行业严监管态势不会转变,融资类业务规模压降、非标类产品比例限制都是信托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信托公司业务转型需求迫切,预计金融类产品仍将是信托公司重要发力点。

集合信托收益率下滑

刚刚过去的7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大幅缩水,平均预期收益率亦出现环比下滑。

据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7月共计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736款,环比减少21.48%,发行规模1783.87亿元,环比下滑40.07%。此外,据其统计,7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05%,环比下滑0.23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预期收益率在8%以上的产品数量占比24.23%,环比减少4.11个百

分点;预期收益率在7%至8%的产品数量占比42.69%,环比增加1.37个百分点;预期收益率在6%至7%的产品数量占比13.6%,环比增加0.09个百分点;预期收益率在6%及其以下的集合产品数量占比19.39%,环比增加2.57个百分点。

从统计结果来看,目前绝大部分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在7%左右,但高收益(8%以上)产品规模占比大幅下滑,而低收益(6%以下)产品规模占比增长较为明显。

曾经,信托是“高收益、低风险”理财的代名词,是高净值人士投资的首选。但今年以来,集合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呈现持续下行态势。在一季度,集合信托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便跌破了8%关口,4月至6月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更是逐月下降,分别为7.63%、7.51%和7.29%。

在业内人士看来,集合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进入“7”时代并不是终点,未来集合信托平均预期收益率可能继续下行。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重点关注底层资产、交易对手方及信托公司综合实力等多方面因素。

金融类信托规模逆市增长

虽然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与收益率“双降”,但在二级市场活跃之下,金融类信托规模却逆市实现增长,占比升至近四成。相形之下,集合信托中包括工商企业、房地产、基础产业等环比均下滑明显。

具体来看,金融类集合信托产品规模独领风骚,7月成立规模占比为39.28%,

排位第一;房地产类规模次之,占比为31.53%;基础产业类规模占比为16.14%;工商企业类规模占比为8.47%。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认为,7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成立规模双降与监管收紧关系密切。融资类信托业务是信托公司“非标”业务主力,集合信托产品更是以融资类产品为主,融资类业务规模压降对集合信托市场冲击明显。具体来看,信托公司在资产端和资金端面临双重困境:一是非标投资比例的限制和融资类业务规模压降,信托公司业务转型需求迫切,但长期以来的业务模式和客户群体给寻觅合适的底层资产带来不小难度;二是当下风险事件频发,市场情绪不高同样影响资金募集。

有信托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加速下行,未来大概率将继续下降。因此,大量资金选择进入资本市场,金融类产品将是集合信托规模增长的重要支撑。

毫无疑问,越来越严格和细致的监管政策正驱动着信托公司加速业务转型。围绕财富管理和大类资产配置是信托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金融类信托有望继续扛鼎集合信托市场。

华东某信托业内人士表示,“集合信托市场目前仍以融资类产品为主,资金信托新规以及监管层压降融资类业务对多数信托公司的展业影响较大。目前,信托公司正顺应监管要求发力标准化业务,投向金融领域,尤其是证券投资类产品的数量和规模增长明显。”但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证券市场投向的信托业务大多非融资类型,是信托转型净值化的首选资产投向。但在标准化投资领域,需要投资、

研究、营销等全链条支持,信托公司在这一块的资源禀赋相对有限,任重道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主要关注金融衍生品领域,重点报道期货、大宗商品、租赁、信托等市场动态。 新闻线索可联系邮箱:chenshan@eeo.com.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