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头条】牛市预期下基金经理众生相:一场“策略切换”与“按兵不动”的较量

洪小棠2020-07-11 09:45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洪小棠 2020年似乎呈现了两种极端的状态,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上半年国内疫情爆发、石油价格跌至负值、海外疫情持续蔓延、美股市场多次熔断……诸多黑天鹅事件让市场不确定性增强,彼时大家议论的焦点是,A股是否能走出独立行情。

转而来到2020下半年的第一天,市场好像立刻切换到了另一种模式,例如,号称A股风向标的券商板块纷纷逆势上扬,市场风格迅速变幻,低估值绝地反击,引领市场火爆行情。

7月9日,A股稳稳站上3400点,增量资金加速跑步入场。截至收盘,沪深两市成交突破1.7万亿,创5年来新高。7月以来的短短7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大涨15.61%,创业板指上涨13.10%。7月10日,大盘走势有所回落,收于3383.32点。

经济观察报记者多方调研发现,这场突然而至的行情,正在给整个公募投研体系的心态带来新的变化。

谨慎与乐观

面对指数的连日上攻,不少基金经理表示,“节奏比预想的更快”。“现在的市场变化太快,用什么来解释上涨逻辑都有理由,但长牛趋势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我还是选择长线操作。”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股票型基金经理吴昊(化名)对记者表示。

其实,7月6日,上证指数突破3300点并持续上攻时,吴昊有些忐忑。

吴昊坦言,“此前几个月,我依然谨慎看待A股市场,疫情以及疫情带来的影响尚未退散,且美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前所未有,还有就是我们要赚什么钱,企业盈利增长的钱还是估值的钱,还是其他什么钱?那么可以想象,突如其来的行情是否能够得到相应支撑,能够持续多久?“

相对于吴昊的谨慎,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的表态更为乐观,其认为,当前A股行情是经济超预期复苏和增量资金入市共同推动的结果。“在海外需求修复、政策落地的支持下,市场资金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经济将延续复苏。国内改革红利的释放叠加基本面的好转、流动性的宽松,决定了A股市场大概率整体上行,未来一段时间或都将是进入A股市场的好时机。”李化松表示。

浦银安盛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蒋佳良认为,低估值回补是当前推动市场快速上涨的核心力量。“由于当前的低估值权重股的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机构资金配置比例也很低,非银等板块有均值回归的需求,所以短期内低估值权重股的估值修复,将会有可能推动大盘出现上涨行情。”蒋佳良说,“近期市场成交火爆,成交持续超万亿,市场出现较明显的赚钱效应,或将进一步吸引场外资金入场,推升低估值板块。站在当前时点,由于短期经济数据可能较好、场外资金踊跃进场,接下来市场有可能出现快速轮动的态势。”

华南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亦对记者表示,现在不妨可以乐观一些,从操作思维上,“市场跌到位了就反弹。”其表示,“需要有一定的胆量和魄力,在低位时果断把仓位加上去,只要猜到前期是底部,紧跟成交量变化在第一时间加仓,按市场规律去构建投资组合。”“现在基本是满仓的状态,不过这段时间我们在态度上比平时更加乐观,但操作上更加谨慎,目前我的工作状态调整为每天7点左右就坐到办公室,复盘和观察前一天的市场状态,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变化,从标的估值水平来看待市场目前的状态,微调和优化我的投资策略。“上述基金经理坦言。

策略的分歧

吴昊对记者表示,可能是在股市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在市场如此狂热的状态下,他就会本能地保持警惕,在他看来,反倒是市场冷静时,他更好操作,并且能够更加容易地找到估值便宜的好公司。

吴昊说,“这种做法很多时候真的很反人性,也是投资特别难做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牛市使人疯狂,我会变得非常警惕。”

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吴昊表示,其平时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跟踪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只要企业增长不断持续,组合就会优于市场表现。

不过,7月以来的大幅上涨使得牛市预期逐步确立,多数公募基金经理正在紧抓当下行情机会,有些基金经理迅速调整了低估值策略。“牛市来了之后,很大一个特色就是板块轮动,我们目前判断A股的整体估值中枢都会上移,所以在策略上侧重一些低估值标的的挖掘,比如同行业两家市场份额差不多的公司,我们可能会卖出估值高的而进入估值低的。”深圳一家中型公募机构主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经理表示,“同时也会关注一些整体估值偏低的行业机会。”

仍有基金经理认为,牛市过程中仍然应当坚持固有策略不动摇。“无论牛市还是熊市,无论波动高还是低,公募作为机构投资者很大程度上应该做到风格不漂移,否则很难赚长期的钱。”华东一家大型公募机构基金经理张悦(化名)表示,“现在即使切换策略确实有可能赚到一些快钱,但一旦风险来临时也要承受净值波动的压力。”“我们觉得如果真的是赚企业价值成长,盈利的钱,还是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张悦坦言。

不过在张悦看来,随着A股指数的走高,一些行业或个股估值也在不断上移,在估值过高时会做一些减仓操作。

“如果一些持仓股估值太高了,的确也会进行一些减仓操作,但如果是看好的公司,并不会全部都卖掉,还是会保持持续关注,如果估值调整下来,我们还是会拿住。”张悦说。

还有一些基金经理认为,即便个别行业或热门个股估值已经走高,但从成长性来判断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虽然有的公司的市盈率已经到了大几十倍,甚至超过了100倍,但实际上伴随着一个维持长达数年较高水平的ROE增速,公司股价不变估值还是会下来的。”华东另一家大型公募机构基金经理表示,“优秀公司的估值高,只能说市场的价值发现被激活了,市场透支了成长股的预期,但并不意味着成长股的基本面不会改善了。”

潜在的压力

而在更多权益类基金经理看来,牛市的到来仍然是一个展现投研能力的机会。“目前至少来说规模可能不再是问题,虽然爆款基金可能比较集中,但牛市到来还是会让大部分公募产品,尤其是近几年业绩还不错的产品雨露均沾,规模的提升给了一些基金经理表现自己投管能力的机会。”北京一家公募机构产品人士表示,“而且对于整个公募行业来说,大部分公司可能也会趁着这个时机更多地发行产品。”

股市热度暴增,基金发行领域频频出现爆款基金。7月6日,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混合基金半日认购资金近700亿,最终比例配售限额至300亿,有效认购确认比例低至43.32%;7月8日,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基金发售,单日认购资金超过千亿,配售的确认比例仅为21.88%。年初至今,已有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认购金额超过300亿其中7只启动了比例配售。

虽然看上去是对公募行业的大利好,但在牛市下,也有不少基金经理感到了压力。

这一方面来自于主动产品回报率追赶指数难度的提高。

“虽然牛市容易让投资者赚钱,但实际上多数主动基金的策略仍然有可能赶不上指数或者业绩基准,这对于我们的投管来说的确是压力。因为牛市我们好赚钱,其他产品也一样好赚钱,所以这也考验不同管理人对于牛市的和板块轮动的逻辑理解。”北京一家公募基金经理王华(化名)表示。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下半年同期的163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和112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仅分别有19只股票型基金和4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跑赢了上证指数。

这也意味着,在上述权益类基金中,仅有不到4.6%的主动型产品跑赢了指数,基金经理承受的比较基准压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牛市带来基金产品的规模增加,确实也提高了基金经理的管理难度。“牛市带动下,不光新发基金很火爆,很多老基金也卖的很好,规模也在扩容,一些买不到新基金的人在渠道的建议下买了老基金,这导致大多数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都在增加。”“但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为了兼顾流动性和赎回问题,所以也要留出一部分仓位配置现金类资产,所以整体的业绩难度也更大。”王华表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财富与资产管理部记者
关注基金、证券、资产配置、上市公司、金融创新等领域。擅长深度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