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欧阳晓红 加速数字化转型、深化改革、练内功……进入2020年下半年的中国保险业正努力穿越极端疫情考验。从市场主体、到监管层均在发力。
当下的资本市场亦不无给力。7月9日,继前一交易日涨停的中国人寿(601628)再次录得7.26%的涨幅。
不过,保险股自去年8月以来表现低迷;但进入7月份后,上半年跑输市场的保险板块走出罕见行情。而这个时候,亟待充实养老金账户的社保基金亦择机减持;据中国人保(601319)公告,社保基金会计划六个月内减持本公司无限售条件A股不超过8.84亿股,即不超过本公司当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
这并不难理解。2019年行情火爆之时,中国未富先老的现实下,社保基金也曾出手减持蓝筹股交通银行;《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中国养老金余额将在2024年实现增速拐点,2027年出现金额积累的拐点,养老金账户快速消耗。
事后,中国人保回应称,是常规性投资业务安排,社保基金会作为公司重要战略投资者的地位不会发生变化。
回望整个行业皆如此,变的是外在条件与环境、应对之策,不变的是价值坚守;“危”中有“机”。
“当前中国保险市场面临着诸如低利率环境、承保周期变化以及极端天气带来的巨灾保障缺口等挑战,但从长期来看,市场的风险偏好趋于稳健,保险业务发展将更加均衡。”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表示:“中国保险市场的机遇来自于三个‘新’:新基建、新经济及新消费。这些趋势产生的新动能将会加速保险业向数字化的转型,加速全新保险生态系统的建立,从而使整个行业更具韧性。同时,也将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细分市场带来新思路。”
而无论是数字化转型、改革攻坚,还是炼内功——精细化管理,均旨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疫情下“突围”——像7月9日中国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导意见》),就给出了行业期盼已久的关键内容。
非常时期、非常政策、非常动作;这才叫保险。
一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保险业展现出了韧性。”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安仁礼 (Jerome Jean Haegeli)博士表示:“预计今年经济将萎缩 4% 左右,比2008-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衰退幅度更为严重,但保费萎缩规模与之相似。与对全球经济的预判不同,我们预计保费收入将呈现强劲的 V 型复苏;考虑到全球正处于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期,保险业表现值得肯定。”
令人欣慰的是,至2 0 2 1年,中国将引领亚洲新兴市场支持保险市场的复苏。
7 月 9 日,瑞士再保险瑞再最新一期 sigma 报告显示,今年,保险业将能克服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这次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将导致 2020 年保险需求下滑,对寿险业务影响较大——预计全球寿险保费将收缩 6%,非寿险将下降 0.1% 。
报告称,随着经济进入更为持久的复苏模式,总保费收入将在 2021年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然而不同的业务将有所不同,非寿险保费收入将超越危机前的水平,而寿险将低于危机前。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将支撑保险市场的复苏。
同一天,中国银保监会就《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指导意见》共9部分32条,主要包括总体要求、提升交强险保障水平、拓展和优化商车险保障服务、健全商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车险产品准入和管理方式、推进配套基础建设改革、全面加强和改进车险监管、明确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强化保障落实等内容。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坦言,我国车险市场的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问题相互交织、由来已久,单个或局部的改革措施难以奏效,只有通过综合性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有效实现车险高质量发展。“预定赔付率上升幅度较大。静态测算改革后,预计车险整体赔付率将从60%提升至75%左右。”
而当前改革的条件比较成熟,时机比较合适,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次将影响几亿车主的车险综合改革之指导意见。
“等了又等,车险综合改革在这个时候来了!”市场人士直呼。为更好发挥经济补偿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作用,此次,车险综改还将三责限额提升至千万;以及将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至20万元,包括逐步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等——这些均是行业期待已久的内容。这也是中国保险业如何在疫情下“突围”的一种写照。
当然,放眼全球,按照瑞再的说法,非寿险业务表现相对较好——全球非寿险保费在2019年增长了3.5%,今年预计将基本持平(收缩 0.1%)。非寿险业表现较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爆发之际正值该行业费率上升期,这为保费增长提供了支持。水险、航空保险和信用保险等和贸易以及旅行相关的业务保费将受到最大冲击。财产险和医疗险业务将相对比较稳定。
而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监管层的做法是,一手深化改革,一手夯实治理。
就在5天前,中国银保监会首次公开银行保险机构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称,“公开”违法违规股东旨在进一步夯实机构的公司治理基础,发挥市场和社会监督作用。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撰文指出,完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金融机构多数具有外部性强、财务杠杆率高、信息不对称严重的特征。只有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使之形成有效自我约束,进而树立良好市场形象,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媒体近日报道,为做好保险业偿付能力和风险状况分析工作,银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部拟开展相关书面调研。具体涵盖“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2020年上半年经营情况、认可资产、认可负债和最低资本以及相关风险状况的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和公司负债端风险,包括销售的发展变化情况、利率变化对公司产品费率影响”等多方面。
市场个体而言,则在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趋势下,中华人寿从作业方式、队伍管理、客户服务等各个方面全面调整、转变,不断加强科技运用,全面推进投保流程全线上化、队伍管理线上化、客户互动线上化。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通道,加速实现E化服务;变革传统核保模式,构建智能核保网络;转变传统作业模式,推行营销线上管理和展业等。
事实上,经营利润方面,囿于今年一季度,疫情叠加“开门红”保费收入不及预期的影响,国内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总投资收益率出现分化。
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在疫情及全球经济下行周期下,2020年,各险企对资产配置进行全面调整,市场波动叠加险企调整资产配置以适应新会计准则,行业整体投资收益率面临进一步下滑的趋势。与此同时,除平安外其他险企进一步延期采用新会计准则IFRS9,但各险企仍在调整投资组合以适应可交易性金融权益投资波动加大导致的利润波动,受此影响,预计未来整体行业利润的波动性将加大。
“从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来看,由于存量资产体量大、久期长,净投资收益率有较强的支撑,而总投资收益率取决于权益市场的变化,随着后续多项政策的出台有望活跃市场热度,全年总投资收益率有望保持稳定。”上述人士认为。
广发证券分析,得益于存量有效业务的价值释放和高额的新业务价值,全年中国上市保险公司内含价值仍可以保持13%-16%的高速增长态势,预计穿越负债下行周期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现实情况是这样吗?
二
不只是中国,全球保险业的状况均不容乐观;但保险业似乎有能力应对疫情冲击。
Vanguard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黔博士说,今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已经致使全球陷入现代历史上最严重及最大幅度的经济收缩。尽管已有部分国家先行控制了疫情,全球确诊病例数仍在上升,这场健康和经济的双重危机仍未结束。
严重但短促的经济衰退之后,紧接着是快速复苏和缓慢正常化进程。王黔预测所涉及的风险主要关乎疫情发展,而下行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每个国家的经济复苏步伐会因不同行业的解封速度、行业结构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而异。
例如,目前为止,中国遏制新冠疫情的速度快于美国和欧洲地区。此外在一般情况下,经济活动复苏水平会呈现拉长的U形。王黔预计,只有中国的复苏速度会较快,更偏向V形。
“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的经济衰退将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但也将是短暂的一次。” 瑞再认为,此次经济衰退将导致保险需求急剧下降。全球寿险保费在 2019年增长了2.2%,预计在2020年将收缩6%。由于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储蓄类产品保费增速将显著承压,而寿险保障型产品业务增长将更加稳定。
瑞再估计,今年发达市场的总保费(寿险和非寿险)将下降4%,并在2021年恢复至2%以上的正增长。新兴市场今明两年将保持保费正增长趋势,其中2020年将增长1%,2021年为7%。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最终造成的理赔负担仍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目前从各种外部和公共消息源中获得的理赔预测中值约为550亿美元。保险业资本充足,有能力吸纳这些损失。
“从目前来看,保险业的资本状况应该能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冲击。大多数外部的保险分析表明,财产及意外险理赔总额的预测值上限为1,000亿美元,与2017年哈维、艾玛和玛丽亚飓风造成的损失规模相当,而当年保险业也吸纳了这些损失,”安仁礼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为传染病大流行配置保险的重要性。这为保险公司和政策制定者敲响了警钟,为了维护社会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双方应携手,针对传染病大流行风险开发更多的政企合作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将使行业盈利能力承压。除了疫情导致的保险赔付外,投资回报也将由于长期利率走低而持续低迷,从而影响到寿险和非寿险市场中的长尾业务。企业违约率上升可能会导致投资资产遭受损失。寿险方面,瑞再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理赔影响有限,但由于为遏制病毒传播采取了封锁措施,这限制了社交活动,从而导致保单销售和手续费收入下降,进而影响今年的利润水平。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正值非寿险费率处于上升期,在潜在损失高企和保险供给收缩的背景下,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尤其是在商业险领域。费率上升以及预期的保险需求反弹将支持非寿险业的长期盈利前景。在经历了今年的公共卫生和经济危机之后,许多行业的风险意识和风险保障需求将会提高。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也可能会加速其他范式转变,例如,重组全球供应链以降低未来的业务中断风险,这为财产险、工程险和保证险等领域带来新的保费增长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瑞再 sigma 报告称,中国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和消费者风险意识的提升为市场提供了缓冲。
诸如寿险来看,2019年中国寿险原保费收入增长了 6.7%,扭转了前一年因万能寿险产品销售监管收紧而缩水5.4%的趋势。2019年的增长得益于对保障型产品的强劲需求。
瑞再认为,保险公司正在迅速采用数字渠道来代替面对面的销售方式,同时也在加快产品开发,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保障需求。整体而言,今年的寿险保费增幅预计约为2%,随后在2021年回升至接近 10%。
“2019年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寿险行业的开放力度,将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提高至51%。中国银保监会确认,中国将于2020年取消对寿险公司外资股权的所有限制。今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新的普通寿险产品定价精算规则。我们预计,包括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在内的保障型产品的费率将降低3%-5%。 ” sigma 报告认为。
非寿险方面,瑞再认为,2019年非寿险保费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11.8%) 。健康险、保证险、农业险和责任险的表现优于整体。政府的支持性政策是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相比之下,2019 年的车险保费增幅放缓至 2%以下。
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经济状况,将使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降至其30 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约 3%)。瑞再预计,2020年非寿险保费增幅将降至8%左右,这将是自1998年以来的最低增速。随着车险费改的推进,加上2020年初汽车销量大幅下降,车险将继续承压。
不过,瑞再预计,中国非车险业务将更具韧性。特别是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将保持快速增长。这得益于政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以及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大力推行的强制责任保险。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