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奥迪A4L的机遇和挑战

高飞昌2016-08-19 13:30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高飞昌 即将上市的全新奥迪A4L近期在汽车圈内引起一阵小骚动——按照计划,今年9月,一汽-大众奥迪新一代A4L将上市。作为奥迪在华的主力车型,奥迪A4L也是其所在细分市场的开创者和标杆性车型。当豪华品牌B级车市场初露端倪的时候,A4L通过开创性的加长轴距,并下放价格区间这一打法,让入门级豪华车创造了更大的空间。这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时代开创性的变化。时至今日,奥迪A4L依然是这个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

奥迪A4L在2008年国产上市,今年上半年销量为6.31万,从2008年开始累积销售71万辆,相当于以往每个月销量都超过1万辆。作为一款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末期的车型来说可谓表现出色。而需要提及的是,A4L销量上半年同比增长17.8%,高于奥迪上半年的增速近2个百分点。同时,其销量领先于宝马3系和奔驰C级车,这说明了奥迪当时对市场把握得很准确。因而,解剖全新一代奥迪A4L背后策略的变化,不论是对奥迪还是对整个豪华品牌B级车,甚至是B级市场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

更进一步来说,奥迪今年在中国正面临着来自市场端的巨大压力。目前奥迪处于产品更新周期的末端,近两年处在实质上的“产品空档期”,此前一年多时间里奥迪没有全新的国产车型上市,取而代之的是引入奥迪RS6等性能车来保持产品热度。全新奥迪A4L作为产品空档期之后推出的第一款国产车型,其意义相当重要——既承载了奥迪主打的运动性能,又寄托着奥迪品牌自我改变的希望;还承担摆脱此前的“官车”印记,逐步实现品牌的年轻化和运动化的目标。

此外,尽管依靠A4L、A6L、Q5、Q5等几款主力车型,奥迪在2015年年销量依然接近60万辆的高点,但是奥迪、宝马、奔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今年上半年,三者分别销售288908辆、232997辆、215257辆。特别是奔驰,增长速度几乎是自身的两倍多。此时而来的全新奥迪A4L,无疑将是下半年奥迪手里的“王牌”。这款基于大众集团MLB纵置引擎模块化平台打造的新车,据介绍说相对于上一代有90%的部分都发生了改变,并引入诸多新技术。

目前,现款奥迪A4L动力方面采用1.8T+2.0T高低功的组合方式,而此次全新奥迪A4L将首次搭载1.4T发动机。这意味着,奥迪A4L可以有更多的车型布局,售价也可能进一步下探,奥迪希望吸引更多入门级客户。但考虑到整车进行了全方面的改变,也有可能保持原价。但无论如何,A4L排量的下探,将引起市场的轩然大波。如果在售价上再有所改变(主要指下降),可能整个市场格局和竞争态势又要重新来定。

从豪华车方面来看,A4L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奔驰新C级、宝马新3系、凯迪拉克ATS-L、英菲尼迪Q50L、沃尔沃S60L等。宝马3系处于生命的末期,而奔驰C级正进入成熟期,奥迪A4L面临着较好的后发优势。除开价格,其这次做出的改变,包括排量选择的增加以及配置等方面的改变,甚至悬挂的改变,都将对竞品产生冲击波。直接影响是削弱奔驰C级既有的科技配置优势,而整个豪华品牌B级车市场将会在科技配置水平方面产生新的衡量标准。

除了豪华品牌本身,奥迪A4L此次换代,将会对B级车和“二线品牌”(指非豪华品牌)的C级车产生较强的影响。眼下,受到豪华车挤压的B级车产品展现出了强烈的上攻欲望——以新迈腾为例,其330TSI DSG 尊贵型价位区间已经与奥迪A4L 35TFSI(库存)、宝马320Li等一干豪华品牌中型车重叠。而新迈腾的竞争策略是上攻豪华入门级车,向下拉拢更多B级车的入门级客户,以此扩大市场。

这在汽车行业内被称之为“B级车的反攻”——在此前,由于受到豪华入门车以及A+级车的双重挤压,今年上半年,B级车销量占比从去年的19%下滑至17%,已经跌至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值。而目前奥迪A4L的1.8T单一车型占A4L销量的11%,其28.99万元的指导价,再加上终端优惠,已经直接杀入主流B级车区间。

此外,目前包括金牛座、皇冠等C级车都把高配产品的竞争对手瞄准了豪华品牌B级车。而在这一细分市场,新的产品还在不断增多,今年下半年还将有雪铁龙C6引入国产,此外上汽大众还将推出名为“辉昂”的新产品。从目前来看,这些产品无一例外地都要向上抢夺入门豪华车的市场,一方面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则是树立起自身的品牌高度。尽管大部分都是作为品牌意义存在,但相比较而言,缺少竞争优势将使得这些旗舰产品逊色,并失去存在价值。

与以往不同的是,目前中国汽车各个级别的界限在不断模糊化和交叉化,其中B级车市场应该是表现最明显的细分市场。在未来,B级车上下挤压的情况将更严重,而豪华车下探的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激进。当然,B级车市场的反抗会更加激烈。当然,在欧洲市场,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但结局有点令人唏嘘——2015年初,本田在欧洲宣布停售雅阁,理由是生存空间受到了德系入门级豪华车的挤压。这些影响都是由奥迪A4L目前的市场地位所决定的。

对奥迪本身而言,其还需要对A4L做出一个让自己进退“从容”的价格,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体系能力建设。一汽-大众奥迪刚刚经历了高层人事调整,预计后续销售团队还将有所调整。如今,站在年销售60万辆的高峰之上,奥迪在中国也并不轻松。未来,除了重塑经销商与奥迪的伙伴关系,解决经销商卖车价格倒挂等问题,如何重塑奥迪品牌,对抗竞品不断提升的产品力,都是未来在中国市场上持久的挑战。既戴王冠,也必承其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汽车与出行新闻中心主编
长期关注汽车与出行发展动态,包括行业政策、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出行与科技、资本市场、汽车后市场。对于相关企业战略变化和上市新品有独特见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