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马锡减持中国机构 明日黄花银行股?

2016-07-11 19:37

记者 胡群 淡马锡投资风格或正转变,作为积极活跃的投资者,淡马锡在中国的投资正在减持,尤其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减持建行及中国太平洋保险正成为近年淡马锡主要的正现金流之一,而增持工商银行及投资邮储银行的资金规模远低于减持建行及太平洋保险。

7月7日,淡马锡发布年报,截至2016年3月31日,淡马锡1年期股东总回报率为负9.02%,主要受上市投资股价下跌影响,经非上市资产业绩抵消后,股东总回报为负240亿新元。

但年报透露,淡马锡在金融领域投资由2015年度的28%降为2016年度的23%;在中国的投资占比由2015年度的27%降为2016年度的25%,其所投资的中国机构的公司市值或股东权益大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中国市场正在失去吸引力?

虽然中国仍然是淡马锡仅次于新加坡的市场,但这种吸引力可能正在减弱。

“对美国市场的投资占据了本财年新增投资的最大份额。”淡马锡年报称,截至2016年3月31日,淡马锡在新加坡和中国的资产分别占投资组合的29%和25%。美国位居第三,占10%。此前两年年报并未透露对于美国的投资占比,而上一年度淡马锡在新加坡和中国的资产分别为28%和27%。

淡马锡对轮胎生产企业中策橡胶以及专注于数据和科技的电子商务物流平台菜鸟的投资。在金融服务领域,淡马锡增持了中国工商银行,也投资了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和零售银行客户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投行经纪业务领域,淡马锡向中国的全方位服务券商中信证券投资了约20亿港元,增加了交通网络平台滴滴出行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美团—点评的投资,并增加了对中粮国际的投资。在2015年12月,淡马锡对阿里巴巴增投5亿美元。

为抓住新的机遇,淡马锡加快减持步伐。本财年减持了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太平洋保险的部分股权,但继续持有这些公司的大额股权。

在3月31日之后,淡马锡持续减持建行股权。6月16日,淡马锡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Fullerton Financial Holdings Pte.Ltd.减持建行5.55亿股H股。减持后,淡马锡持有的股权由5.03%减至4.81%。淡马锡表示,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情况,在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增持或继续减持建设银行股份。

记者梳理近年淡马锡在中国的投资发现,与前几年相比,淡马锡的投资方向正从金融拓展至互联网领域,且越来越灵活。目前淡马锡在中国持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阿里、京东、滴滴快的等多家公司股权。

虽然淡马锡多次强调,长期仍看好中国经济与建行发展前景,但其在中国企业投资占比正在快速下降。

2015年年报显示,按新元计算的1年期股东总回报率为19.20%,主要得益于新加坡和中国投资组合的强劲业绩。而2016年年报显示,1年期股东总回报率为负9.02%。从下表亦可看出,淡马锡投资在中国企业的公司市值或股东权益均下降。

截至2016年3月31日(部分中国公司)

 

持股比例(%)

货币

2016年

2015年

中国银行

<1#

百万港元

1130549

1529031

中国建设银行

5#

百万港元

1245989

1621468

中国工商银行

2

百万港元

1766847

2135011

中国太平洋保险

<1

百万港元

278677

368941

中国平安保险

2

百万港元

690464

876986

阿里巴巴

2

百万美元

19515

207725

#百分比调整至最接近的整数。                                             数据来源:淡马锡年报

“我们认为美国的经济复苏大体处于正轨,伴随适度增长。”淡马锡年报称。从淡马锡年报可以看出,美国的投资占比正在快速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称,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可能面临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美联储加息之前,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经常账户赤字比重和外债负担率较高,已经暴露出一定的经济脆弱性。美联储加息之后,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与发达经济体协同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不少经济体面临收紧本国货币政策和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两难选择。在此背景下,具备经常账户赤字较高、对外债依赖性较高、对大宗商品出口依赖较高、名义上或实际上实行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等特征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潜在风险需重点关注。

明日黄花银行股?

截至2015年3月31日,金融服务业是淡马锡集中投资的最大领域,占总投资组合的28%,在2014年度曾高达30%,而在2016年3月31日,金融服务业占总投资组合已降为23%,TMT行业投资由去年的24%占比上升至25%,成为淡马锡投资的最大领域。

目前淡马锡在中投资的金融机构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太平洋保险、工商银行、平安集团、中信证券、邮储银行等,而在TMT行业有阿里巴巴、京东商城、滴滴、美团等。

实际上,淡马锡已连续多次减持建行。作为建设银行2005年上市时的战略投资者之一,淡马锡于当年9月通过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完成了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建行股份的首次交割。交割完成后,淡马锡持有建行5.1%的股份。

2011年7月,淡马锡曾以6.26港元/股平均价减持建设银行15.02亿股,套现约93.9亿港元,后又于8月以4.94港元/股买入44亿股建设银行,减持后持股占建行相关股份已发行股本的8.1%。当年11月11日,淡马锡以4.93港元/股的均价,从建设银行另一位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手中,接盘增持37.7亿股的建行H股,其持有的股份数量占建行已发行总股份的比例由8.1%升至9.42%。

2012年5月,淡马锡出售建设银行16.11亿股H股,成交价5.99港元/股,总值12.44亿美元,减持后持股占建行相关股份已发行股本的7.44%。2015年半年报公开信息显示,淡马锡减持比例为1.38%,持股比例为5.77%。今年6月减持之后,淡马锡持股比例为4.81%,降至5%以下。

淡马锡一面减持建行,一面增持工行及战略投资邮储银行,但增持的资金规模远远小于减持。

2015年9月23日,淡马锡控股向港交所提交的文件披露,淡马锡增持中国工商银行H股至10%。这是淡马锡连续四年持续增持工商银行。

2015年12月,淡马锡参与战略投资邮储银行。淡马锡投资部总裁及中国区联席总裁谢松辉表示,“淡马锡很高兴能够参与邮储银行的长期发展。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保持信心。”

实际上,从淡马锡在年报上可以看出,其不仅减持中国的金融机构,更是减持其他经济体的金融机构。而且在金融服务领域,淡马锡的投资组合正扩展至非银行板块,如对PayPal、中国平安、中信证券等金融机构的投资。

虽然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正在加剧,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近日表示,至2016年5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已超两万亿,较年初新增 2800多亿元,不良率达到2.15%。

但与全球金融机构相比而言,中国银行业仍是最为优质的机构之一。麦肯锡的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末,中国的银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稳定在15-20% ,美国银行业是9%左右,欧洲银行业仅为3%左右。

中美欧

 资料来源:麦肯锡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6》显示,银行体系对信用风险的抗冲击能力较强。信用风险敏感性测试和情景压力测试结果均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水平较高,以31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对宏观经济冲击的缓释能力较强,总体运行稳健。

但不可否认的是,淡马锡的投资重点正从金融行业向TMT行业转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院长 主要关注银行、消费金融领域市场动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