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鑫 “中国市场足够大,细分行业都可能会出独角兽。”在正和岛举办的“寻找新三板独角兽—2016正和岛新三板年度大会”上,北极光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邓锋表示,消费升级、互联网+以及科技创新驱动有望出现独角兽。
在美国风投界,人们将在私募和公开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称之为独角兽公司。一般独角兽公司是行业里绝对的领导者,或者是成长速度非常快的公司。
然而,在国内当下的竞争环境下,要成为行业领先的独角兽的难度很大。邓峰表示,在前些年,创业项目的模仿对象不多,而现在新项目一宣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被复制,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成为独角兽需要的资金也更多了。类似当年“千团大战”的局面,游戏规则变成了融资砸钱,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成为独角兽的资金门槛。
在邓峰看来,中国市场足够大,细分行业都可能会出独角兽。未来行业发展以下三个行业有长期的驱动力。
第一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变革。中国虽然GDP增长速度在下滑,但如果看每年消费数据的话,还在相当健康的成长。包括今天看到电影票房为代表的文化、艺术、IP的增值,包括体育行业的兴起, 90后消费的模式等,都是因为消费意愿的提升,大家愿意为此付钱而产生的。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在提升,大家更关注生活的质量。比如跑马拉松的人越来越多,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小剧场情况也越来越好、个性化品牌开始兴起、网红经济蓬勃发展。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提升,带来了很多投资机会。
第二个是互联网和各个行业的结合,我们叫互联网+,或者+互联网,即互联网与各个传统产业的融合,未来有相当大的机会。包括金融、教育、企业服务、云计算、芯片、传感器、医疗等。在企业服务这方面,不仅是CRM,包括OA,甚至是未来的HR,和互联网相结合都会有很好的机会。
第三是科技创新驱动的行业变革。过去10年,中国大多数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电商模式),但今天和2005年相比,科技创新主导型的创业企业在大幅度上升。信息技术、健康医疗、能源环保与新材料技术,是我们最看好的未来三个技术创新领域。其中,信息技术方面,从芯片、硬件软件系统、到安全、存储再到AR、VR、人工智能、机器人、可穿戴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里面我们最看好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会推动譬如机器人、无人驾驶的大发展。在健康医疗领域,我们最看好精准医疗、基因检测技术等。我们重点布局了医疗器械、IVD/NGS、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生物制药等领域,投资了奕瑞、魅丽纬叶、2020、唯迈、大清、安诺优达、华大基因、燃石、微点、云南新康、壹心理、基准医疗、艾比玛特等20多家企业。能源环保技术方面,之前可能投资回报率并不高,资产重、成长周期长,不适合早期风险投资机构投,但现在在某些环节上也出现了可能获得高回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