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信用资产,她金控试水信用颜值评分

2016-06-16 11:30

记者 宋馥李 一直以来,民间投资都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支撑力量。但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民间投资的增速出现了持续放缓的局面,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为此,5月20日,国务院派出9个督查组,赴18省份督查,寻找民间投资增速下降的原因。

历经十多天的调研,三位部委督查组组长给出了这样的反馈,“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企业普遍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金融机构“天晴送伞,下雨收伞”的习惯行为,仍是制约民间投资的根本原因。

中国式融资困境,还是一如既往地横亘在我们的面前,而困境的核心仍然在于不完善的社会信用。对于银行来说,获取信用,仍然要花费高昂的成本,这是现有银行体系难以完成的。对于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原有的风控体系下,这些企业都是面孔生疏的陌生人,借钱给陌生人,银行当然不干。

国内女性信用平台她金控ceo王昕亮表示,金融创新要突破的难关,就是获取信用的成本,传统银行业对获取“陌生人信用”的高成本和繁琐流程,将很多中小企业挡在了门外。因此,机遇互联网的金融创新,必须越过这一障碍。

中国式融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金融体制,一直对民营企业有着天然的傲慢与偏见,这并非新鲜事儿。只是,在过去高歌猛进的增长周期内,金融的阻滞显得并不那么突出,靠着民间借贷支撑的民营企业,尚能勉力维持。

深化金融改革,释放金融红利,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正是中央政府当下的谋虑所在。在这些改革中,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改革,推进速度远远不够。银行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竞争,每次的降息降准后,银行都马上把浮动利率调到最高点,实际上没有起到市场化的根本性作用。

王昕亮认为,银行内部风控体系、授信审核信息还比较程序化,这使得中小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审批速度和信用评级的状况方面,都无法与银行进行有效的对接。

不过,互联网金融在城市异军突起,正在改变这一局面。互联网金融天生蕴藏着颠覆传统金融的伟力,P2P如雨后春笋一般爆发式增长,三五年内蔚为大观。金融的本质是由债权人与债务人构成的双向信用关系,在中国,以国家信用背书的传统银行体系充当了超级中介,也因而垄断了这一生意的巨大利润。

王昕亮认为,通过P2P模式所进行的撮合交易,形成陌生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一举可以跨越传统金融那道看不见的巨大鸿沟,获取陌生人的信用。

信用资产如何变现

在大数据时代,如果对陌生人的信息掌控没有问题的话,那基于互联网的信用体系,就完全可实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表示,目前我国征信系统的信息覆盖面主要集中在信贷系统,而对于个人其他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尚缺乏信用报告。在互联网大潮的助推下,这一问题或将得以解决。

解决的办法,就是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用关系,对资金用途形成严密的监控机制。P2P模式所进行的撮合交易,形成了陌生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但对资金的用途,并没有形成严密的监控机制,形成了新的痛点。金融的本质是由债权人与债务人构成的双向信用关系,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的信用关系,仍然要遵循债权人对债务人的风控规律。

如果这一模式可行,那我们需要怎样的风控?北京科创巾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女性信用平台她金控在做这样一个探索。这家公司正在尝试将借款人全方位立体性地展现给投资人,为此,他们研发了一个信用颜值评分系统,将借款人的身份特质、收入状况、人脉关系、履约能力以及历史信用状况多个纬度进行考核,给出信用颜值分,信用颜值直接影响借款人的借款额度。

事实是:来自互联网的信息包罗万象,对于借贷关系中的陌生人,会在网络上留下诸多数据,所包含的数据涉及网上银行、电商购物、社交聊天、招聘婚介、交通运输等方方面面。未来信用评价不应仅限于服务金融领域,最终也应该运用到人们生活的点滴中去,真正实现信用即财富。

王昕亮表示,她金控尝试打通投资人和借款人的信任通道,同时为融资的小微企业通过提升透明度来实现公关和传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透明度也可以约束借款人的违约的道德风险,借款人会更加珍视自己的信用。“信用就是‘钱’”的时代即将到来,在她金控的实践中,让陌生人不在陌生,就是尽可能获取借款人更多的信息。例如,在她金控的平台上,设有借款人照片的形象墙,投资人不止能更加透明地了解自己的钱用作什么,还能知道借给了谁。

王昕亮表示,跳出传统的融资途径形成的思维束缚,问题由此变得简单了许多。在大数据时代,只要唤醒沉睡的信用资产,借钱给陌生人是可以实现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