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意安 8月14日,浦发银行发布2014年半年度报告。
2014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56亿元,同比增幅达16.87%;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76万亿元和1.9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93%和7.4%,保持同类型商业银行上游水平。
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90.43亿元,同比增长26.93%;其中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1.25%,同比上升5.65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17.62%,同比上升4.02个百分点。
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3%,较年初上升0.19个百分点,浦发银行方面称,为应对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有所反弹,已加大了对贷款拨备计提力度,拨贷比进一步提高,并针对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类投资计提了减值准备。
不良略微上扬
2014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叠加压力向商业银行传导,社会整体信用风险水平保持上升态势,浦发银行表示,已明确将资产质量控制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强化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努力确保各类风险整体可控。
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3%,较年初上升0.19个百分点,较年初上升0.19个百分点。不过,该行一季度末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77%。这意味着该行新增的不良贷款主要发生在第二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新增不良贷款在区域依然集中于江浙等地,在行业上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商贸业,这两个行业占了新增不良的85%左右,从客群上来说,主要为中小型企业。
浦发银行董秘沈思表示,银行业的不良形势发生与宏观经济背景很大的关系,但不应该过于悲观。浦发银行风险政策部总经理赵先信补充道,除了宏观经济的原因,当前过剩产能行业的去产能过程是当前不良形势发生又一重要因素,“此前在货币宽松之时,一些企业的过度融资在当前环境之下无法持续,这实际就是去杠杆化的过程。还有就是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变化,都是导致当前行业不良增长的主要因素。”
计提大幅增加
“我们实际上处于能看到对面亮光的隧道之中,而不是处在深不见底的枯井。”沈思在业绩说明会上如此来形容当前的不良形势。
而为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以及行业去产能、企业去杠杆的形势所带来的资产质量风险,浦发加大了计提的力度,在当前的宏观形势下,计提力度的大幅增加已经对银行业绩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该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资产减值损失为117.0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5.43亿元,同比增长了157.67%。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减值损失为104.26亿元。
半年报显示,浦发的拨备覆盖率达到267.84%,拨贷比2.49%;并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58%、8.58%、10.83%,均高于监管部门要求的商业银行过渡期分年度达标要求(按照系统重要性银行标准),保持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