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券商打新收益或难抵资金冻结成本 “僵尸”账户复活大失所望

2014-06-25 14:58

    6月份IPO开闸后市场热闹非凡。在证监会给出IPO企业不超募不转老股不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的“窗口指导”下,投资者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些僵尸账户也悄然复活,都期望在这场资本盛宴中分得一块蛋糕。作为最贴近IPO企业的券商也不缺席,43家券商加入打新的厮杀战并小有斩获。然而相比所付出的资金成本,斩获微不足道,甚至可以说是赔本赚吆喝,其中的苦涩券商自身最清楚。

    根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43家券商自营账户参与了依顿电子、联明股份、飞天诚信、雪浪环境和龙大肉食的网下配售争夺战。基本上各家均有收获,但不同以往的是,不少券商获配的股票数量仅仅是数万股,而为此付出的是数亿元申购资金被冻结4天,有专家测算,打新收益率恐怕难以抵消资金冻结期间的成本。

    打新环境恶劣

    网下获配变少

    此次6月份第一波打新,被业内吐槽是“买彩票”,完全靠运气,即便中奖奖金也不丰厚,然而投资者仍然趋之若鹜。

    显然,这与证监会要求新股不准超募不准超过同行业市盈率不准老股转让的“三不准”规定有关。一般看来,这“三不准”刻意压低了发行价,因此也造成了上市后巨大的价值修复空间。A股有逢新必炒劣性,加上之前1月份打新收益不菲,巨大赚钱效应必然吸引资金目光,由此打新被普遍视为一项稳赚不赔且必要参与的行动。

    上周5家企业的发行状况充分显示了这场资本盛宴的疯狂。依顿电子、龙大肉食、雪浪环境、飞天诚信和联明股份5只新股所披露的计划募资额,资金需求量30亿元左右,而从参与申购这4只新股申购的网上和网下申购被冻结的资金超过了4800亿元。也就是说,企业要求融资1元,市场却递出了160元。

    与此对应的是,联明股份、雪浪环境、龙大肉食、飞天诚信、依顿电子,有效申购倍数分别达到139.40倍、136.17倍、183.39倍、91.90倍、74.68倍。在网下的配售认购倍数更是高到离谱,竟然分别为1325.55倍、757倍、510倍、205倍、217.77倍。而今年年初很多新股有效认购倍数在10倍以下,48支IPO企业中认购倍数最高的也就是天赐材料,认购倍数为59.72倍。

    其中,联明股份网下配售200万股,但是网下有效申购配售对象家数为432家,所有报价对象申购股数合计为397.98亿股,有效申购资金263亿元,最低申购资金1489万元,但是一个机构投资者最高的收获也就是9081股,甚至最低只有1127股。按照融资融券年利息8.6%计算1489万元冻结4天的资金成本,则是14033元,也就是说,1127股的最终收益要大于14033元才够本。

    对于这波IPO开闸引起的前所未有的打新狂热,不少分析认为,证监会“三不准“是有违市场化规律的,也是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相悖的,是在重走行政干预的老路子。不过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记者:“市场化与行政管制是矛盾统一体。二者是你进我退、你退我扰的关系。二者相互制衡,市场化程度高的地方,行政管制就少;相反,市场化程度低的地方,就需要行政管制匹配。”

    东兴证券证券投资部前高管对记者表示:“虽然证监会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受到不少诟病,认为是行政干预,但是此次发行确实兼顾到了公平,一般中小企业融资几亿元即可,没必要捧送几十亿元,最后造成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券商自营摩拳擦掌

    覆盖成本或成疑问

    券商的自营账户在这场打新厮杀战中也是蠢蠢欲动。根据记者统计,共计43家券商自营账户在近期的打新中取得斩获。其中东兴证券、申银万国、华融证券、海通证券、国都证券和广州证券,分别都斩获4家。

    同花顺iFinD统计显示,43家券商获得上述5家IPO企业的配售股份数为257.72万股。值得注意的是,退款金额却高达194.52亿元。这意味着券商自营账户此次打新,调集的资金高达194.52亿元以上,足见券商对打新收益的预期之高。

    其中申银万国、华融证券、海通证券、国都证券、广州证券分别获配255419股、255419股、137561股和245889股,分别退款19.3亿元,19.3亿元、10.8亿元和14亿元。

    国信证券是飞天诚信和龙大肉食主承销商,但是此次飞天诚信和龙大肉食的获配名额中并没有国信证券的自营账户,倒是取得了依顿电子和联明股份获配名额,其余3家IPO企业的主承销商招商证券太平洋证券和华龙证券也不在43家券商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参与打新的大型券商并不多,反而中小券商更为积极,包括开源证券、中航证券、西藏同信证券和中邮证券等在内的中小券商也分得一杯羹。上述四家券商至少分别调集出6.47亿元、1984万元和4961万元用于打新,而2013年底开源证券的净资产不过14.66亿元,中邮证券净资产也仅有5.96亿元。

    券商此次打新到底是是不是划算的买卖?以东兴证券为例,其获配龙大肉食25899股,获配雪浪环境15852股,获配飞天诚信86789股,投入打新资金高过8.14亿元,冻结4天,按照8.6%年利息计算成本,至少是76.71万元,而东兴证券申购雪浪环境市值233500元,申购飞天诚信市值287.53万元,申购的龙大肉食市值253551元,三者相加是336万元,这意味着收益率为22.83%时,刚好回本,超过22.83%才有利可图。

    因此业内不少人士吐槽,认为券商自营的资金性质不同于资管,自营账户打新收益能否覆盖融资成本已是问题,如此巨额的申购资金不如做逆回购或者是放银行拿返点。

    对此,上述东兴证券证券投资部前高管对记者表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券商的收益确实不如以往高了,但是应该不至于无法覆盖成本,股票上市后翻一倍不成问题,有了这次经验,券商会自动调整打新的方式方法以及额度。”

    自营与资管并进

    申购环节或违规

    根据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新股配套细则,非个人投资者的网下新股申购须统一报一档价格,同时,监管部门不允许同一机构旗下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协商报价。因此券商旗下的自营部和资管部按照统一的价格争夺打新份额。

    而此次网下配售状况显示资管规模排名靠前券商自营账户参与打新并不积极,其中比较活跃的是申银万国,以一个自营账户,一个资管账户以同一价格报价,分别“打中”龙大肉食、飞天诚信和雪浪环境。

    按照资管受托规模排名,2013年度排名前六的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宏源证券、光大证券、申银万国和中信建投。其中中信证券、宏源证券、光大证券、中信建投的自营账户并没有参与打新,倒是其资管计划参与打新的热情颇高。

    打新打的热闹的同时,也闹出事端,个别券商自营和多个券商资管项目或因操作不当被指违规。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第四十五条第九款“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之情形,被视为违规,而5家IPO企业公告显示,长城证券自营账户、齐鲁证券自营账户以及光大证券的资管计划涉嫌违规。

    长城证券在本次打新中并没有斩获,但是却两次出现在违规名额中。龙大肉食公告显示,长城证券自营账户报价后未参与申购。而雪浪环境公告中表示,长城证券自营账户未能有效申购。齐鲁证券也涉嫌违规,联明股份公告显示,齐鲁证券有限公司自营账户既未参与网下申购也未缴纳申购款。此外,东方证券自营账户在申购依顿电子时缴款后未申购。

    光大证券5只资管产品均已缴纳了申购款,因申购联明股份时未及时参与网下申购而功亏一篑,而光大的2个资管产品在申购依顿电子时再次重蹈覆辙,白白被冻结数亿元资金。

    国海证券投行部高管告诉记者,有些投资者交款后报价错误是导致报价无效的原因,有的则是投资者在入围有效报价之后,操作不正确导致。

    该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国海证券并没有参与此次新股发行网下配售,主要原因之一是中签率低,二是获配股份少,因此券商打新收益不大,参与没有意义。上周为打新一下子涌进3800亿元申购资金,下一波发行绝对不会再有3800亿元那样的规模,打新热度也会逐渐消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