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2013年度好书颁奖礼1月7日上午在首都图书馆举行,年度图书大奖由饶平如的《平如美棠》一书获得。今年92岁高龄的饶平如亲临现场领奖,他也成为了新京报年度好选10年来,年纪最长的获奖者。
《平如美棠》:年度最佳怀念之作
《平如美棠》是饶平如怀念亡妻美棠的一部作品,最初他只是将两个人过往的故事用笔画下来,为了让晚辈日后了解家里的历史更方便些,孙女的朋友把他的作品放到网上后,他的故事随后流传开。饶平如将自己因画结缘的故事比喻成“木偶奇遇记”,因为当年美棠总是说他木头木脑的。对于获奖,他用了三个字形容感受“喜、悲、怕”,他因得奖而喜悦,也因为得奖又想起了美棠,美棠却不能与他分享这种喜悦,而他也怕自己会高兴过了头,所以他总提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千万要学会退一步。“我不会觉得自己不得了了,我就是个平凡的人,我就是我,尽管好像很多人晓得了我的故事,但我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人。”饶平如说。
颁奖词这样写道:“《平如美棠》是一部怀念之作,其中有社会变迁的见证,有涤荡了痛苦的平和,更有相濡以沫数十年的爱情。它平淡如树,却又绚丽如花。作者青年抗战,壮年受难,老年丧妻,然而,他并没有丧失生命的童真和诗意。”终审评委、北大教授何怀宏认为,向《平如美棠》致敬的同时,也是在向生命致敬、向长者致敬、向普通人致敬。
2013文学好书颁给翻译作品
2012年,新京报年度好书的评选进行了部分调整,拓宽了评选领域,在此前“文学、社科、历史传记、商业、艺术生活”五类好选的基础上,将“艺术”和“生活”两个门类单列,并增加了“教育”和“童书”的评选,达到了8个新的分类。2013年的评选延续了此前的分类,评选自去年11月底启动,于12月初公布了第一轮候选的87本书单,随后邀请知名文化人(徐友渔、许纪霖、丁东等)、书店从业者(严博非、石涛等)、读书媒体同行、人等组成了推委会,经过投票产生入围终评的26本图书。最后,由何怀宏、高全喜、王奇生、李静、朱朱等十余位涉猎不同领域图书的专家组成的终审评委经过讨论,投票选出了最终的获奖名单。
除了年度图书《平如美棠》之外,年度文学书的得主是由刘文飞翻译的《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年度社科书是秦晖的《共同的底线》;年度历史传记书是王鼎钧的《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年度经济书是科斯、王宁的《变革中国》;年度教育书是郑也夫的《吾国教育病理》;年度童书由河合隼雄的《爱哭鬼小隼》获得;年度艺术书颁给了苏立文著作《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他去年下半年刚刚去世;年度生活书是丁午的《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新增“阅读创客”致敬环节
9本分类好书出炉的同时,颁奖典礼上还发布了包含6大类别的年度书香榜单,柴静的《看见》、门罗的《逃离》、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均榜上有名。此外,今年还特设了“特别致敬”环节,向业内阅读界同行们致敬,鼓励他们的坚持和创新,首年获得致敬的是单向街书店、首都图书馆、蓝狮子图书、罗辑思维、Kindle和《书香北京》。
2013年度的“新京报年度好书”评选是该奖项连续举办的第10届。在过去10年里,评选始终坚持“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评奖原则,将数百本图书推向公众视野。在一年一度的好书颁奖典礼上,读者也得以见证好书作者们对毕生贡献领域的坚持,2013年陈志华和李秋香用他们的图书为中国乡土建筑奔走呼吁,2011年资中筠希望用自己的文章让国民们得到真正的公民教育,2009年廉思用《蚁族》关注一批年轻的为生存而努力的大学毕业生……“新京报年度好书”的评选既是在向公众推荐好书,也是在坚持一种品格和精神,以期将阅读延展到这个社会的不同角落。
新京报2013年度好书书单
新京报2013年度图书 饶平如《平如美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京报2013年度社科书 秦晖《共同的底线》汉唐阳光
新京报2013年度文学书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京报2013年度历史传记书 王鼎钧《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三联书店
新京报2013年度经济书 科斯 王宁 《变革中国》中信出版社
新京报2013年度教育书 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中信出版社
新京报2013年度童书 河合隼雄《爱哭鬼小隼》湛庐文化
新京报2013年度艺术书 迈克尔·苏立文《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世纪文景
新京报2013年度生活书 丁午《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人民美术出版社
新京报2013年度·特别致敬
单向街·空间、首都图书馆、吴晓波、罗辑思维、Kindle、《书香北京》
1、新京报2013年度艺术书
《20世纪中国艺术和艺术家》
迈克尔·苏立文 著
陈卫和 钱岗南 译
致敬词:可能因为苏立文和中国三四十年代的作家、诗人、画家有比较密切交往,他对中国20世纪上半叶艺术史的叙述,非常具有参考性,因为他有一个见证者和亲历者的身份。苏立文能够去建构这样一本著作本身就是非常值得致敬的工作。
2、新京报2013年度生活书
《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
丁午 著
致敬词:在沉重荒诞的岁月中,生命与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致敬丁午先生,你用慈父之心写就的独特家书,不仅为儿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历史留下了重要的见证。致敬丁午的家人和此书编辑,是你们的珍藏与珍视,让这些家书从“时代碾压的夹缝中”,变成一部承载着爱与历史的珍品。
3、新京报2013年度经济书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科斯 王宁 合著
致敬词:《变革中国》讨论了一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规模的国家,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体制变迁过程。在那些艰难困苦的年代中,有那样一代学者和政治家 ——我们的先辈们,带领中华民族真正走上了现代化的征程。他们和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值得为世世代代的后人们敬仰和铭记。以此向作者科斯、王宁致敬。
4、新京报2013年度儿童书
《爱哭鬼小隼》
河合隼雄 著 蔡鸣雁 译
致敬词:《爱哭鬼小隼》真实细腻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男孩子的心灵成长史。河合隼雄以平静的笔调来勾勒温馨的日常生活,有爱,有温情。
我们致敬河合隼雄,他唤起我们共同的童年记忆,唤起我们对美好童年的反思,在孩子的童年里,除了早教班、课外班、书本,还有一种学习叫——人生智慧。
5、新京报2013年度教育书
《吾国教育病理》
作者:郑也夫
致敬词:郑也夫先生怀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从判定“素质教育”系伪命题发轫,阐述自己对中国教育“学历军备竞赛”等病理认识,热切呼唤基于认知发展的教育。
我们致敬郑也夫先生,因为他基于深沉的热爱,用社会、历史文化的目光,深刻的审视、分析了中国教育之某些深层病理根源,用理性告诫教育决策者及教育学界,中国教育的顽疾之所在。
6、新京报2013年度历史传记书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作者:王鼎钧
致敬词: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不是写个人的自传,而是借自己的人生阅历,反映一代中国人的生死流转。他试图呈现一个小人物在动荡剧变的历史年代难以自主的命运。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文学的求美,在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中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
我们致敬王鼎钧先生。
7、新京报2013年度文学书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夫 著
刘文飞 译
致敬词:这是一本动人心魄的见证之书。曼德施塔姆用她一生的苦难和卓绝的书写,战胜聋哑时代的恐惧嗜睡症,见证爱、恐怖、记忆、文化和信仰之存在。
作家酷烈的生命经验与细腻的心灵语言相交织,向她的中国读者诉说了共同的命运和启示:未来之人如欲重复曾经的疯狂与残暴,须先涉过如许文字构筑的法庭与祭坛。
8、新京报2013年度社科书
《共同的底线》
作者:秦晖
致敬词
秦晖以其惯常严整、锋利的逻辑,刀刻般论证了持守共同底线对中国改革、宪政转型成功的意义。
我们把这一奖项授给秦晖,以表彰作为知识人直面真实问题的情怀,求道说理的学术精神,以及不惧亮明观点、善于争论的战士风范。同时,对作者带给我们的酣畅淋漓的阅读享受,表示由衷谢意!
9、新京报2013年度好书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作者:饶平如
致敬词
《平如美棠》是一部怀念之作,其中有社会变迁的见证,有涤荡了痛苦的平和,更有相濡以沫数十年的爱情。它平淡如树,却又绚丽如花,作者青年抗战,壮年受难,老年丧妻,然而,他并没有丧失生命的童真和诗意。
我们在这里向《平如美棠》致敬,向生命致敬,向长者致敬,向普通人致敬,向所有在生活中发现美和传递爱的人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