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岳峰/文 纵观实体零售近年来进军电商的生存状况,除了极个别的企业的线上业务还值得一提,其他基本可忽略不计。传统模式被颠覆得有多惨可见一斑。
在和很多业内人士探讨时,很多人都会持这样一种观点:传统零售在电商领域已经慢了远不止一步。是的,这话没错: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再加上其他各种颇具规模的垂直类电商,表面上看,电商的蛋糕已被这些企业基本瓜分,行动迟缓或者说无力跟进的实体零售很难再“咸鱼翻身”了。
的确,“双11”淘宝一天的350亿销售额,比去年的190亿翻了近一倍。在这么大基数的情况下,增长数字仍然这么疯狂,在实体零售身上是很难想象的。换句话说,凭这一天的数字,它已经快跻身连锁百强前十了――那可是实体零售企业辛苦一年换来的业绩啊!
但未来或许并没有这么悲观。被电商远远甩在了后头的确没面子,但“不经历风雨,怎到见彩虹”?现在还远未到电商格局划定的时候,电商目前仍处于粗暴扩张的初级发展阶段,这也意味着,就算是落后很远的实体零售企业,未来在线上也还有后来居上的机会。
因为从目前来看,电商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拼的是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当初新蛋、库巴、新7天电器网等电商红极一时,京东在峥嵘未露时,也被认为很难再给后来者机会了。但京东在2007年开始发力,引入大笔投资,做足服务体验,完善配送体系,加上战略亏损的价格大战后,这些昔日的对手就彻底被边缘化了。
实体零售目前最需要的是摸清电商的门道,一旦吃透,完全有反攻的实力与机会。就如当年被外资巨头打蒙了头的本土企业,在回过神来后,做自己最擅长的,结果区域龙头异军突起,在各自区域对外资的“狙击战”都打得不错。
不过,如果实体零售还不能真正从战略高度去审视,仍把线上当成线下的补充,只有死路一条。什么是战略高度?看看苏宁就知道了,三季度出现首度亏损,就是其铁了心变革的代价。且不说苏宁在零售业的转型上能否成功,但其做法就是从战略高度去做电商,所谓“变可能死,但不变只有死路一条,宁可死在变的路上”。当然,以苏宁的实力,小小的这点挫折应该不算什么。
如果实体零售仍想快速从线上牟利,只有死路一条。几乎所有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商都像当年的传统零售一样在“跑马圈地”阶段,盈利是明天才考虑的事,实体零售企业又哪来的短期牟利资本?
如果实体零售仍抱着传统营销的玩法,也只有死路一条。必须学会用互联网思维去运营电商。互联网思维除了技术手段的变化,更多的是在营销渠道和手段上的革新。举个例子,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是可以用户来提要求与建议,以达到产品的不断改善。顾客既是消费者,同时也是产品的参与设计者,甚至是一个销售者。当然,实体零售长期累积的为顾客做选择的经验也非常重要。两者的结合或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线上还有的是机会。实体零售企业并不缺钱,缺的是眼光和模式,将这二者同时具备,电商的格局就到了真正改写的时候了——那才是一场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