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安全感调查 欢乐财经 2013-10-18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听欢乐财经。每周五为您推介当周热点评论微博。本周热点评论有:美国政府关门的背后,其实是府院关于政治主导权的博弈。如此继续缠斗下去的后果会有哪些?每当地产调控政策出台,短期内房价会象征性的有所回落,但不出两年房价就会迎来报复性的快速上涨。一线城市地产调控思路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关键时刻;城市的管理者习惯性地将城市脆弱的原因归结于天灾或百姓行为。一个表面光鲜亮丽却难经风雨的脆弱的城市系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微言大义聚焦:经济观察报自2013年8月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企业家安全感调查”显示,九成以上企业家表示对当下环境感到“不安全和焦虑”;遗产税80万起征传闻戳到百姓痛处,你认为这税该征不该征?该向谁征?一起来听吧!

 

一句话评论

1、美国政府关门的府院博弈

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关门”了。这是2013年中国国庆假期最大的新闻了,因为预算僵局,在新财年的第一天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的职员就“被休假”了,总统奥巴马也不得不取消了一系列外访活动。自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关门已经十几次了,但是这次似乎有点儿“脱轨”,两党领袖还在好勇斗狠,逼迫对方做出妥协和让步。加上债务上限即将触顶,共和党誓言将政府关门和债务上限要捆绑处理,看来到17号之前,美国政府难开张了。而在这场预算僵局的背后其实是府院关于政治主导权的博弈。

美国立国200多年来还没有赖国债,而现在两党之争居然要以这个经济核弹相互要挟,美国市场表现得还比较淡定,股市只是小幅下降,但是大洋彼岸的中日两大债主已经坐不住了,中国要求美国确保中国对美投资的安全性。美国政府关门是经常的事情,但是也不能玩得太过火,长期关门会挫伤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而债务违约是史无前例的,甚至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债务违约会让美元信誉大打折扣,虽然不会让美元霸权土崩,但会造成国债利率上涨,美国低成本融资的特权也就没有了。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孙兴杰: 每年美国从美元霸权中获益上千亿美元,铸币税、通胀税以及举债特权,这是美国强大的秘密,无论奥巴马还是博纳决然没有魄力去自毁长城,但是继续缠斗下去而不谈判,也不排除误判引起的技术性违约,即便这样的小失误也会引起全球资本市场的波澜。

2、一线城市地产调控思路不改不行

一线楼市半年来地王频出,北京农展馆地块楼面价拍出了单价7.3万每平的单价新地王,与此同时,上海、深圳、广州也同样地王频出,今年5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已经诞生13个地王,这些地王被11家大型房企以747.27亿元夺得。

此轮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源于2012年下半年,与2007年和2009年房价快速上涨原因略有不同,2007年房价上涨主要基于经济过热推动,2009年是属于典型的天量货币与政策放松推动,本轮房价上涨则是因2010年被限购政策压制的需求集中释放,住宅属供给弹性较小的兼顾投资与使用的特殊商品,供给无法满足短期内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因而导致房价快速上涨。

回顾历年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似乎进入了越调越涨的怪圈,每当地产调控政策出台,短期内房价会象征性的有所回落,但不出两年房价就会迎来报复性的快速上涨,因而地产投资界流行一个经典法则:“每次政策调控后都是绝佳买点。”

经济观察报特约评论员范欣:对此,必须拿出让足以撼动市场与利益阶层的有力政策方有可能扭转现状。具体来说,第一,调控应由压制需求转向扩大供给,探索新的土地流转方式以改变土地供给由地方政府垄断的单一模式,逐步允许部分农村集体土地入市;第二,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契机,将一线城市的一些资源向二三线城市分流以减少一线城市人口的压力;第三,地方政府试点发债并探索差别化房产税政策,通过房地产登记的全国联网向拥有多套房居民征收房产税;第四,扩大廉租房建设的同时减少直至取消经济适用房。

3、生活美好赖以坚强的城市系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语言犹在耳。这句出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话,曾承载了人们对于城市的期望: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但事实上呢?国庆期间,台风菲特登陆中国东南沿海,2010世博会的主办地上海瞬间成为“海上西湖”,道路上的公交车也成了水中“潜艇”;而不远处的浙江余姚市则几乎全城淹没;北方也不甘寂寞,华北大地雾霾数日不散,北京等多个城市陷入重度污染。

但更糟的是,倘若对城市的每一个“器官”进行认真审视,你会发现,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就像一个筛子,漏洞百出,脆弱无比。但凡有一点点的风雨,就易使之崩溃:在北京,一场不大的雪便能让全城拥堵;吹向福建的台风却使浙江的余姚全城沦陷。而“百年一遇”似乎成为中国各地灾难发生时的一句百搭词,不管是东北的水灾还是上海、浙江的台风。城市的管理者习惯性地将城市脆弱的原因归结于天灾或百姓行为。

在政绩冲动及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我们会发现,城市管理者更看重短期的城市建设效果,而很少去考虑这座城市的未来。于是,“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维护”的短视行为比比皆是。这正是近年来中国诸多城市逢大雨就易发生内涝的重要原因。

美好的城市,必须是要成为能够让我们过上有尊严的、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生活的地方。因此,这要求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们思考如何与市民共建一个坚强的城市系统,而非直接提供一个表面光鲜亮丽却难经风雨的脆弱的城市系统。

微言大义

1、【财富的焦虑】经济观察报自2013年8月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国企业家安全感调查”显示,自认为“不焦虑”的企业家只有1.43%。有很多原因解释企业家的焦虑。经营的困难、竞争的激烈、市场环境的恶化都可以视作原因。但一个被受访企业家普遍提及的词汇是:不安全。http://t.cn/zRGYiON

【强壮自己才有未来:】想移民的他们都发财了...怎么发财的呢?有多少是靠聪明才智?有多少是靠勾结;靠不正当竞争。现在讨论的是发财了想溜,为啥呢?他们是怕找后账?干干净净的会怕么?

【laosan320:】如果真的政府作为了,法制健全了,这些所谓的企业家,所谓的大企业,尤其是房地产及垄断性企业还敢像现在这样为所欲为吗?!还敢拿消费者不当回事吗?就是法制不健全,才给你们钻法律漏洞的机会,就“万科”这种所谓大企业的所作所为来讲,在发达国家早被告到倾家荡产了!

【客情天下2013:】微小企业成长痛苦,成长后大企业面临财产安全也痛苦,因为有史可证。就以前的所谓“地主”,我很是怀疑全部地主都是书中概念地主。同等环境下,其实地主也是企业家。企业家要害是体制,及个别权威搅和,中年腰折。移民算是什么,无非是寻求他国保护,他国是天堂吗,但他信了,为了财产保全,远渡南洋重现。

【秋风论道:】企业家觉得不安全,中国经济就麻烦了。

2、【遗产税80万起征传闻戳到百姓痛处 专家称不应和普通百姓挂钩】"辛苦半辈子,攒了笔首付;还贷30年,被银行榨干,好不容易留给孩子一套房,却还要再交几十万的遗产税!这还有完没完?" 百姓埋怨道。对此,专家表示,遗产税的征收,就不该和普通老百姓挂钩,涉及的应是真正的富人。(北京晚报)

【大大萝卜头儿:】税收是否合理不能看对象吧。不管普通老百姓还是真正的富人都不应被无理征收,主要还是调整额度或者适用情形。遗产评定形式多好。

【大道有信:】两个疑问:1.富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2.遗产税缴纳之后的用途真的可以变成公共资源惠及穷人嘛?

【北京市政协委员陈小兵:】起征点必须高于90%的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现阶段,五千万应该是可以考虑的结点。

【中国金融网:】关键谁是富人?调查富人财产是个触动特权利益阶层的敏感问题。

【11D_Kane:】現在方向應該是要扶持中產,只有中產興盛,才能提高國民整體素質,提高經濟的技術含量和質量。80萬的徵收線,顯然不是很合適,建議500萬比較合適。

主持人:说了半天遗产税,那么节目最后,和各位分享一个关于遗产的段子。老人临终前给三个儿子分遗产。对大儿子说:“你媳妇快生小孩了,把存折留给你。”对二儿子说:“你马上就要结婚,我把房子留给你”最后,对小儿子说:“最不放心你了,现在还没个女朋友,我就把最宝贵的遗产留给你吧。”小儿子心中窃喜,老人接着说:“我要把QQ号给你,好友栏里有一百多个年轻姑娘,你随便挑吧。”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周末愉快!下周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