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暑期训练营A组营员 杨昕月
理想对应着现实。理想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对手。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设计了一个“理想国”,对于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来说,创业之路,也是他们的“理想国”。在这片看似拥有成功的荣耀之路上,却其实是一片理想主义的死海。创业,真的是理想主义的克星吗?
曾先生是一位在高中毕业后开始自己创业之路的年轻人。他和两三个好朋友在宋庄成立了一个版画工作室,最终以失败告终。
曾先生说:“当时为什么要选择创业,自己也不清楚,只是觉得没有事情做,要找到事情做。这个时候刚好有一个朋友,他留下了一些版画印刷的器材,可以免费给我们用。于是我们就想利用这个资源来进行创业。那个时候,从家里借了两三万块钱,朋友们又凑了凑,一共十万。”
我问:“你觉得你们这个东西的卖点在哪里?”
曾先生说:“原创。我们所有印刷的东西都是原创的。而且我们的定位也是原创。我们当时的想法觉得会有很多小资一点的年轻人喜欢这些原创的东西。我们每幅画的定价也都不贵,大概是500--2000左右。当时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是有可能成功的,虽然感觉成功的几率不大。”
“销售怎样呢?”
“买的人不多。感到没有市场。对于那个机器来说,印50幅已经很少了。但是我们只印20幅一版,最后库存还是压了很多。其实我们也做了努力,比如草莓音乐节之类,我们会印一些相关的衣服,去卖。可是这种版画本来成本就很高。”
“在之前你们有没有了解市场?”
“其实市场还是需要的,我们觉得。”
“为什么这么说?你们没有做过调查吗?”
“因为有名的按画家,只要找到他们得到一些签名,销路就会好很多。可是我们得不到他们的签名。我们找不到,所以卖的价格就会比较少。”
“你们还有通过其他的渠道去销售吗?比如可以联系一些画廊,一些装修公司。”
说到这里,曾先生忽然激动起来。
“你要明白,我们是搞原创的。我们不走那种印刷品的定位。如果那样,我觉得赚钱不是难事。但是我们坚持原创。我认为就是没有市场,我们没有销售的渠道。”
之后的谈话,曾先生一再强调“市场是糟糕的,没有销售渠道。”
当我问到对版画主要买者的了解。曾先生说:“你要知道,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发展的很不健康的。主要都是一些企业家和房地产商,以及一些拍卖行在炒作。他们如果看上一副画,几百万都是没问题。但是很多都是炒作,都是噱头。而我们做的是原创,我们不是去攀炎附势,而是想用自己的特色去搞。所以那些渠道我们就没走。”
“所以最后的结果?”
“没有赔太多,应该说回本了。我们最后很多都卖得很便宜。”采访结束,我问他现在还有创业的想法吗?曾先生说我现在想出国。国内的环境太不好了。
我时常在想,最后的失败应该归于没有渠道?不给机会?还是那个团队始终没有放下身段和面对现实?他设想,如果不走原创可以赚很多钱。但这也仅仅是设想。最终也没有令这份“原创”存活下去,我们可以看到开端,他们理想地认为原创可能会成功。但是最后只剩下原创的版画廉价出售。环境固然重要,可是这种高傲姿态的死亡也许不是原创之错,只是他们把现实想的过于简单和美好了。
还有一种理想主义是根植于“现实主义”之上的。
这是一家奶茶店。是一家已经倒闭的奶茶店。
这家奶茶店是学校在校生所开的。很多学生天真的以为,同样出身为学生会给提供更好的服务。但这只能是学生天真的认为。
我到这家店用餐,店家用来炸薯条的油变成黑色,并且翻出一股刺鼻的味道。我问:“这是什么油?”店家匆匆一笑说:“普通的油”炸薯条的油锅里面都是黑色的,而且还有一些莫名的凝固体。之后看到店家在做章鱼小丸子。我问:“里面有章鱼吗?”店家说:“没有章鱼。”
我说:“那里面是什么?不是章鱼小丸子?”店家很认真的告诉我:“里面用的是章鱼粉。”
我观察到店家所提供的奶茶是用白色粉末和褐色粉末勾兑出来的,而且粉末的比例相当恐怖,一杯五百毫升的饮料,两百毫升都是粉末。递到我手里的时候,我能清楚的看到杯底两厘米的沉淀。
她显然是充分想过如何减少成本,赚取利润。如此“现实主义”,令这家奶茶店很快就倒闭了。
在学校里,也有创业负责相关的老师。有一个小小的公司就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起来。
“其实这算不上创业。”我采访到那个小小公司的一个学生。这个公司只有两个人,在老师的推荐下搞起来的。
“因为这就是帮老师做一点项目,拿点钱。看上去是一个公司,其实有名无实。我们也是打工者。”
“你们就没有创业的想法?”
我的回答是摇头,并且微笑。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创业这条路充满了成功学励志的鼓舞。但是创业并不像别人口中说的那样简单或者理想化。人是必须有理想,或者人必须有那么点理想主义。可是我们不能用理想主义去蒙蔽现实。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骄傲而忽视自身的缺陷。我们必须有理想,可是我们也得站在现实的土壤上。脚踏实地,认清局势,才能仰望天空。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