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已狼烟滚滚的房产电商市场硝烟再起。6月18日,新浪乐居发布房产电商3.0平台E信通,推出伊始即赢得了业内主流房企的一致好评;短短两周后,搜房网便对外发布了其房产电商新产品“新房通”,并冠之以电商4.0平台。一时间,各方评说,大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势。那么,电商平台之争,争的到底是什么?
关公战秦琼
尽管两者都把自己称为电商平台,但是切入点却完全不同。
新浪乐居推出的E信通,创造性地提出了把电商平台与媒体服务分离的理念,对于平台,坚持一个真正的电商平台应该是开放、安全、灵活、阳光;对于媒体服务方,强调应该把电商服务方的选择主导权归还给开发商,通过平台开放性地接入各类服务供应商,进一步扩大房产电商的效果,降低开发商的营销效果风险。
搜房网的新房通,却是以“自营销、全免费”为卖点。新房通整合了搜房网旗下系列产品淘房帮、购房帮等原来就有的产品,加上交易管理平台和案场支付管理,形成了新房通。虽然也自称平台,但整合的仍然是自己的产品,强调的仍然是自己的服务效果,封闭性不言而喻。
你说把主导权归还给开发商,他说开发商自营销;你说向所有服务方阳光开放,他说搜房网的产品效果更好;你说平台归平台,服务归服务,他说我的平台还绑定服务。这场仗,还真是关公战秦琼。
什么是平台?
任何电商,都是由线上服务、线中支付和线下服务组成的。对于普通电商,线上服务就是卖家的信息和广告推广,线下服务就是物流,而线中支付则是一个串联起线上和线下的核心。比如大家熟知的淘宝,线上和线下的服务,都是开放给各类卖家和物流服务商,而中间的支付,则是统一的支付宝。正是因为服务开放,所以淘宝成为了一个平台。为什么苏宁不是一个平台,为什么当当现在还不能算是一个平台,就是因为一个是全封闭的服务体系,一个是开放度还不够。
E信通,显然就是遵循了这样一个思路。作为一个交易平台,E信通本身不具有客户召集的功能,但是他提供了锁定客户意向、保证交易安全、线上和线下交易联通等一系列和房产电商交易紧密相关的核心功能。据了解,E信通提供了5大模块30项功能,支持开发商各种电商合作模式,包括一二手联动合作、按照渠道效果分配费用、按照固定金额分配费用等等;平台开放给每个接入服务商,他们都可以通过平台实时看到自己的所有交易数据和信息;同时,开发商可以通过平台,快速结算、快速申请支付,支付最多只需要三天时间。特别是,平台考虑了各种特殊情况,包括特殊情况下的退款、特殊情况下的费用分配调整、特殊情况下的支付调整等等。
那么,电商的效果是怎么保障的呢?这就靠线上和线下的服务商了。线上的推广服务,线下的客户召集和渠道服务,全部开放,开发商可以根据项目需求,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效果组合最好的服务商,接入到开放的E信通平台上。可以说,E信通虽然不承担电商效果,但和原来平台捆绑一家媒体服务的模式相比,它提供了更好电商效果的可能性。
反观新房通,思路显然是比较纠结的。也说开放,但却把自己的老产品“淘房帮”、“购房帮”硬拖了进来,也说平台,却只是提供了电商交易的最基本功能,具体内容则语焉不详。在产品上,拼凑的痕迹较浓,开放的决心并不强。联想到新房通是在E信通发布后两周即宣布上线,莫非在这场平台之争中,搜房网是仓促上阵?
免费的午餐
平台刚出来,收费模式已然成为焦点。
新浪乐居并不赞同免费的理念,坚持有价值的平台,就应该收取相应费用,并交纳税费。当然,从市场拓展角度,为了让更多开发商体验到平台的价值,新浪乐居还推出了在8月8日前签约,返增等值于平台收费和税费的优质新浪网商广资源。两厢合计,至少在8月8日前,开发商在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就可以同时得到平台和优质推广资源。而搜房网则高举永久免费的旗号,然而,从笔者掌握的资料看,在免费旗号之下还有一个备注:交易产生的税费,由开发商自行承担。很显然,在把水搅浑的同时,免费自然是吸引开发商的最好销售策略。至于是真免费,还是假免费, 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
一场口水仗
你说3.0,我就叫4.0,这也是这场平台之争的一个有意思地方。就好像苹果公司出了个iphone5手机,我不出个6的手机就显得落后似的。
房产电商是新浪乐居在2011年4月率先提出的创新模式,经过三年三大步,从1.0时代的网拍,到2.0时代的超级E金券,再到3.0时代的E信通,演进脉络清晰;搜房网的电商编年史有点意思,从1.0到3.0,全部都在2011年实现,而标志性的里程碑,则是可以网拍了、可以支付了、可以联动了。时隔整整近2年,再推出了4.0。仅从搜房网这个演进逻辑看,叫4.0颇有点赌气的味道了。
其实不论叫3.0,还是4.0,不论是真平台,还是借个名头说平台,毕竟,大家都已经认可平台化将是房产电商不可逆转的新趋势;不管是壮士断腕也好,扭扭捏捏也好,毕竟,开放已经成为房产电商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步,对新浪乐居和搜房网来说,可能只是一小步,但对于整个房产行业,特别是房产互联网行业来说,都将是突破性的一大步。口水仗可以打,但真材实料必须拿。任何有责任的参与方,都应该老老实实地在产品上下工夫,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制造噱头来赢取市场。
平台之争,最终要争的,应该是一个引领房产电商发展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