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子明/文 杭萧钢构是A股市场的一只“明星股”,这并不是因为它的股价曾经一飞冲天,也不是因为他的股价在6月25日盘中探底3.31元,留给了市场抢筹的空间。
从来没有一只个股能像杭萧钢构一样,哪怕是业绩乏善可陈,哪怕是股价寂如死水,却总能无需任何广告就能引来市场的万众瞩目。
好汉不提当年勇,杭萧钢构在上市之初,也是集各种光环于一身,在此不再复述。杭萧钢构最出名的依然是多年前的内幕交易案。这个案子,除了散落报端的,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消息究竟是怎么泄露的?
杭州,浙江,乃至长三角的足疗店里都流传着这么一则故事。如果你在杭州做足疗,和你的朋友恰巧在谈论股票,那么,竖起耳朵的技师们就会接上话题,第一句会问:先生,您是做股票的么?第二句是,最近有什么好股票啊?前两句都是搭讪和铺垫,目的是将话题引入第三句——这位搭话的技师或许并不炒股,对资本市场更是一无所知——杭萧钢构。
技师的版本是这样的:一位杭萧钢构的信息知情人,带着他的朋友去足疗店,一边做着按摩,一边大肆吹嘘自家股票一定会涨,因为他们在非洲的安哥拉签了一个天价合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到这个信息的足疗技师,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所有朋友,最终,她的朋友疯狂买入。最后,杭萧钢构案发,泄密者被抓,传说这位技师也被抓了。
故事是真是假无从可考,至少从公开信息看,并没有一位因为泄露机密而被抓的技师。这或许也是哪位有文学创作力的技师编出来的故事,几年的时间与滚动,这则故事便在足疗圈发酵了。
本文的旨意并不是在探讨这则故事的真实性,而是说:杭萧钢构,真的很有名!
很久没有再融资的杭萧钢构最近启动了定向增发的程序,但诡异的是,公司业绩明明看不见好转迹象(在财务数据上),股价也看不见启动的信号,而这次定向增发的对象却“苦水不流外人田”,公司高管和他们的亲戚们,选择打包全部买入。也就是说:本次增发,闲人免进。
杭萧钢构被举世质疑,自然也感到十分委屈,迫不及待地发了澄清公告:我们没有利益输送,增发影响深远,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利益。
这是正确的废话!哪家公司的再融资不是影响深远的呢?哪家公司的定向增发不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利益呢?哪家公司的内幕问题,在被媒体曝光前会承认有“利益输送”呢?
杭萧钢构千万别觉得自己被那么多人质疑,就很委屈了。你们自己想想,如果公司为了业绩会好转(一定会好转?)、整个行业的形势在复苏,那么,你们的增发为什么不面向全体股东呢?哪怕不是配股,而是定向增发,有意向者自己竞价,怕增发股卖不出去么?如果业绩未来难以好转,行业复苏还需很长的时间,那么,高管们买入岂不是“我不是地狱,谁入地狱?”投资者不明白的,他们怎么想也不通,只能怀疑隐瞒了业绩,利用财务手段,将一部分的收入延迟到下一份财报中再公告,从而刺激未来的股价上涨,而那时,高管们的增发股早已经解禁了。内幕交易和安哥拉天价合同丑闻先例在前,你们能说公众的怀疑没有道理么?这绝不是一纸公告说没有利益输送,是为了公司长远发展,就能说得清的。
别忘了,你们是杭萧钢构,你们是明星股!
这次参与增发认购的某高管配偶,恰恰又与几年前内幕交易案时的第一大流通股东的自然人同名同姓。你们只是一句“调查结果当时就有定论”就敷衍过去。但是,请问哪个自然人股东能那么精确地提前埋伏好,等着你们公布天价合同前后,就获利出逃?除非,她是股神,她能未卜先知。
内幕交易案的确已经结案了,但这是程序上的,在资本市场的眼中,这是一个结不了的案子。杭州的足疗技师们都在做着一个美梦,有一天,再有一个杭萧钢构的高管带着他的朋友去做足疗,再一次吹嘘自己的公司有什么隐藏利好即将公布……
然后足疗技师就开开心心地为你做完服务,第二天,拿出自己所有的储蓄,全仓买入杭萧钢构,然后,她就发财了,她或许用这些在股市上赚来的钱,自己当老板,开一家足疗店,等着杭萧钢构的高管来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