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多媒体 > 视频 >
视频:电商征税亲怎么看?
导语:在部委、专家、电商自身以及媒体热议“电商征税”话题时,我们认为人们却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税收的起源是什么?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本期橙色视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抛出“电商征税 论”。一时间,网店征税这一并不新鲜但又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再一次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次经济观察报报道组采访了企业、行业人士、专家、部委相关人 士,力求真实地还原事情的真相和各方观点。我们采访的专家们也给出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在电商征税方面的做法,以求为中国提供借鉴。

解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抛出“电商征税论”。张近东建议税收部门研究电子 商务的征税方式,从制度层面规避偷漏税行为。此后,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征税的具体环节。国家税务总局4月初实行了《网络发票管理办 法》。国家工商总局也正在修订关于网络交易的相关法律,并召集了多家电商企业,召开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市场秩序研讨会。5月24日,国家工商总局市场 司司长刘红亮对外透露,中国首部“电子商务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财经委、法工委的立法日程,正在起草。6月4日,在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召开“提高利用外资质 量和水平”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我们正在牵头组织研究电子商务的促进法,来促进推动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特别是大量中小型的电子 商务企业的发展。”

主持人:近期各方关于电子商务征税的讨论明显增多,原因是什么?

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部编辑曹惺璧:直接原因应该说有三点:一是今年5月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市场公平法案》,这个应该说是美国首次 通过的电子商务的一个税法,这个税法规定所有的在线零售商都必须缴纳销售税。但是这个销售税有可能向零售商征收也有可能向消费者征收。第二今年两会期间苏 宁的张近东抛出了“电商征税论”,认为电商到了一个需要征税的时点。这是第二点原因。第三原因去年的双11大促让人们看到了网购所释放的巨大能量,由此话 题进一步延伸大家开始讨论电商征税这样一个事件。

主持人:我们这期报纸“商业评论”版面也做了个电商征税的专题,报纸出来以后,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我觉得引起反响可能有几点原因。一个是我们所做的话题比较有争议性,我们约到的帮助我们写主文的作者商务部的梅新育一方面是他的身份比较著 名,他的观点比较犀利,最终的那篇文章的观点是说电子商务征税时机已到,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也引发网友一些关注。我们看到网上有一些评论,开始负面的评论更 多些,包括说什么“苛政猛于虎”啊、“税收多如牛毛”啊、“政府又没钱了”等等的评论。但我想在这澄清的一点是,我们只是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其实我们策划 这个专题是包含了一系列的内容的,梅新育的那篇文章只是作为其中的内容之一,我们还约到了电子商务协会阿拉木斯主任,他给我们的写了一篇《电商征税是与 非》文章,这篇文章之所以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和关注,可能也是因为这样一个观点大家之前说的比较多,没有太引起热议,但梅新育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上面说的两 点原因,所以大家关注度比较高,但我们其实就是提供一个平台,刊发他们的观点但不代表我们认同他们的观点。

记者:政府方面对这次征税的态度如何?

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部编辑曹惺璧:我们的记者也采访了财政部和商务部电子商务司的相关负责人,获得了他们的回应。

财政部的回应是:财政部正在紧急的讨论相关的法律,并且有内部预测说相关细则已经出来了,只是说具体如何征收或者什么时间征收还需要进一步讨论,还要看领导的意见和大环境是怎样的。

商务部也给出一个具体的回应:认为是否征税相关部门一定会对待。但只是暂时不会征税, 一年之内会征税的说法是不确实的。

主持人: 如今的网购已不是昔日的“二手买卖市场”,经过近年井喷式的发展后,小交易早已变成了大买卖。那么究 竟该如何看待中国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呢?有观点认为,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中国税收的重灾区,而事实是否如此呢?它是否是一个被夸大的事实还是根本是一个误区 呢。让我们来看一组分析。

解说:在中国电子商务法律网总裁阿拉木斯为经济观察报撰写的《电子商务慎收税》一文中,他把网商分为三个部分来 分析。第一部分是大的电商卖家,如京东、苏宁、卓越、亚马逊,以及天猫平台及其他规范平台上的绝大多数卖家,这些都是规范经营并纳税的电子商务卖家,而且 他们又是中国网购交易中卖家的主体。也就是说,中国电子商务或网购的主体是规范经营并纳税的。第二部分则是更多数量的中小电商卖家,其中确实可能存在一定 的偷漏税问题,也是人们批评电商偷漏税的主要指向之一。第三部分是个人网商,肯定是没有按照企业纳税的,这是人们批评电商偷漏税的另一个主要指向。

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部编辑曹惺璧:其实此次电商征税讨论的焦点就是网上的中小电商包括淘宝上的中小电商还有腾讯拍拍上卖家,常年处于税收的空白区。征税成本相对他们来说比较高而且他们抗打击能力比较弱,盈利也都基本是在2万以下(月销售)

阿拉木斯是代表行业的,所以他的文章《电子商务慎收税》中就提到是否收税取决于消费者,这样的一个观点其实我们也不是完全认同的,我们认为消费者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去影响征税,最终是否征税还是要有相关的法律,有监督,这样子是比较合适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消费者向商家索要发票并不能影响商家是否征税。

至于你说到的淘宝上的小微还有个人网商是否需要交税,这不是我们媒体说了算的。但我们媒体是有影响力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政府、企业、协会、 还有专家都能够有展示观点的平台。希望最终政府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的时候,能够兼顾到各方利益,不要光从征税成本象梅新育文章中提到的那样,一切的出发 点都是征税的成本,如果征税的成本太高就不征,征税的成本低就征,这样的出发点我们是不认同的。我们认为还要考虑到效率和公平,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为他们 是带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么一个企业。

主持人:对于对电商征税,各大电商和一些淘宝小微也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引爆电商圈“征税口水战”的开战方苏宁的回应是:在网购征税上,苏宁一直在吃“哑巴亏”。

解说:在接受经济观察报的采访回应中,苏宁电器有限公司总裁孙为民认为外界盛传“电商征税”是因为张近东提案被 国家采纳了。实际上张总提的不是要征税,而是把整个电子商务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包括工商物价、技术监督、海关等等都要介入。他认为一些人说征税会打击 就业、遏制消费、伤害个人创业者利益的说法别有用心。中国现行税制规定: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年度销售额20万左右的小规模商户可享受免税。而在目前中国 大的电商平台上,90%以上的个人商户年销售都在10万以下,是否征税实际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苏宁更关心的是,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避税, 借助政策漏洞,在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

京东商城官方回应:京东一直依法纳税。国家对电子商务的监管是对这个行业的规范,京东商城会关注此事的进展,并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

当当网市场部高级总监郭鹤:网店纳税是理所当然。但中小网店征税要出台细则,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落实不宜太急太快;不能一刀切。

国美在线副总裁彭亮:

中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征税还需根据电商发展情况进行差异化考量。美国是在行业相对成熟后,才开展征税的。此外,电商是覆盖全国的业务,在进行统一征税时相应的电子发票以及跨地区税收政策,还需政府进一步完善。

淘宝官方回应:

国家对电商征税一事非常谨慎,目前还在调研,我们一直积极配合,但目前并没有任何新政策出台。从经营者角度来说,依法纳税是法定义务。

腾讯电商助理总经理宋旸:

天猫和QQ网购上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以企业形态存在的,已经都在交税了。

但QQ网购里有很多小微企业是从线下转到线上来的出口形势不好,它们都希望通过电子商务拓展新的渠道。对于这些小微企业,国家不仅该免税,还应给予特殊支持,鼓励它们使用电子商务渠道。

一个淘宝“小微”

我的公司目前不到30人,2012全年总收入接近2000万,但仍然没有盈利。电商的周转都很紧,要想得到地方政府的扶持,年营业额不达到一定量级 是不行的,没有人看得上,不可能返税。小微企业其实非常需要扶持基金、贷款、减免场地费或者其他配套服务。现在电商的估值都不高,也不可能融资。而价格的 惨烈竞争是无尽头的。真心希望政府别再加重电商负担!

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部编辑曹惺璧:这些企业的回应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吧。第一类比较大的电商,像京东、苏宁他们长期以来都是合法纳税的, 他们有抗风险能力,所以他们可以说是电商征税的坚定拥护者。而另外一类,像淘宝上的小微,以及腾讯拍拍上的卖家,他们长期处于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盈利能力 差,生存空间很小,毛利率基本上低于50%的中小卖家,我们采访的一个淘宝小微企业是这样回应的,他们并不会坚定地认为要征税,而是说不能搞一刀切,最终 政府的税收不能成为压倒他们的一根稻草,事实上,从鼓励创业和扩大就业的角度,国家在税收这块对于那些创业型的企业是有很多优惠政策的。我们从刚才提到的 那个淘宝小微的在经营中面临各种困难,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是非常低的。如果此时再加上税收的负担,那就会倒下去了。

主持人:美国是电子商务的发祥地,在今年5月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各州向在线零售商和消费者征收互联网销售税,美国的这一做法,被认为可能具有示范意义,但它对于中国现在的电子商务会是个好范本吗?

解说:2012年美国网上销售额达到2260亿美元,估计“损失”销售税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市场公平法 案》无疑能为财政状况捉襟见肘的州政府开创新收入源。这是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互联网销售税提案,该提案允许州政府对电商跨区征税。立法的目的实际是对滞后 的法律进行更新和补充,以涵盖新的交易平台,做到对所有经营活动一视同仁。

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部编辑曹惺璧:此次出台的《市场公平法案》规定所有的网上交易都必须缴纳销售税。销售税有可能是由消费者来交,有可能 是有店家来交。最终会交给消费者他所在的这个州,不是由联邦政府统一交税,而是由由各个州独立收取各州税率不尽相同。但是它规定年销售额不满100万美元 的电商可以不交税。

《市场公平法案》可能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电子商务法案的制定和出台是个很好的范本,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它允许对电子商务征收税费并简化税法,以 方便网上商家顾客遵守。这都是一个很有创新型的。此外,该新法案还将征税范围扩大至移动应用开发者、云计算服务、音乐与电影等数字产品的下载领域,这对中 国应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中国内地是单一法区,没有省际的税率差异,中国和美国的商业环境不同,电子商务发展的阶段也不同,中国处于一个发展阶 段,如果完全照搬对中国是不合适的。可能需要对这项法案加以调整,要结合中国的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来出台相关的法律。

记者:其他国家的经验可否有供我们借鉴的地方呢?

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部编辑曹惺璧:除了美国除了这个《市场公平法案》,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都是征销售税的,全国统一征税。但他们和美国不一样,他们不是由各个州来征,而是全国统一来征收税率的。

未来电子商务可能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税收来源,但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仍处于观望或研究阶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提出,在制定电 子商务税法的时候,是既要防止偷漏税不能打击中小企业的积极性要保护产业的健康发展,我觉得这个是中国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应政策时需要考虑的。

 

主持人:在部委、专家、电商自身以及媒体热议“电商征税”话题时,我们认为人们却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税收的起源是什么?

经济观察报商业评论部编辑曹惺璧:税收的起源是什么?这也是为这次争论中政府和企业双方所忽略的一个问题。

税收起源它最根本的是要提供公共服务的,税收是指政府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及公共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对个人或民间企业(法人)无偿征收货币或资源的总 称。但是我们知道此次最受争议的淘宝上的中小企业,是谁为那些中小电商提供了公共服务呢?是谁呢?我们这次专题也约到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学院曾文生 教授给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叫《“电商征税”焦点在销售税》,这篇文章在网上转载率也非常高,根本的原因是这篇文章说到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他认为,企业从 登记、注册其实每个环节是无税不在的,只是有的时候叫“税”,有的时候叫“费”。这只是名称的不同或翻译的不同而已,并不能说他们就没有交税。淘宝上的小 的电商如果是合法登记的法人,他们也是合法交税的。所以说这次电商征税讨论的焦点应该是消费税,在消费环节,在每一笔网上交易的环节是否征税,他的观点是 焦点应该消费税。

总之我们希望政府在出台相关法律时,还是要考虑到中国的电子商务目前发展的一个阶段。美国出台了电子商务的法案是因为美国的电子商务已经发展的非常 成熟了,他们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来征税,促进国家经济和税收增长,而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还远远没成熟,可能会打击一个兴起的行业的发展,对行业发展来说是不 利的。

象香港就是一个典型的低税收高经济增长的地区,被称为是“避税天堂”。我想这也是相关部门在出台相关法律时应该考虑进去的。

主持人:2012年的中国电商盛宴,在引爆全民网购狂欢的同时也将交易额推升至万亿大关。有数据显示,2012 年中国网络零售行业总销售额已达1.26万亿人民币,占整个零售行业6%;与此同时,中国零售市场正快速从实体店向线上转移,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正处黄金发 展阶段。征税到底是对电商的不公平打压,还是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着实值得行业内外深思。好,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更多节目内容您还可以登录经济 观察网以及爱财经网进行收看,感谢收看再见。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