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好!这里是欢乐财经,每周三、周四、周五,在线更新,欢迎收听!延安城管双脚跳起踩跺商户头,最终以“临时工”为由草草了事。那么,究竟是谁给这种人性恶提供了恣肆的土壤?究竟是谁充当了恶城管施暴的兴奋剂?评论员张晓北揭开谜底:“恶城管是“权力尚在笼子外”的缩影”;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履新,司法信息公开动作频频---评论员王琳认为“通稿时代”已远去;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高房价是为了让穷人有房住?”惹网友争议,孰是孰非,经观粉丝有观点;年近七旬老人拉百斤麦秸秆进城贩卖,一样的父亲,不一样的父亲节。周五版欢乐财经之热点评论微博,一起来听吧!
一句话评论
1、恶城管是“权力尚在笼子外”的缩影
身形滚圆的延安城管如旱地拔葱一般,高高跃起,用双脚踩跺着倒地者的头。倒地者,延安当地的一个商户,纳税人。
上演在延安街头的这一幕,看呆了无数国人,网络的舆论场中回荡着人们真实的愤怒。
公众对这名恶城管的评价并非感情用事。和平年代,并非你死我活的战场,只是执法者与市民之间的并不复杂的纠纷,强势者却秀出虎狼般的残暴,只能令人们怀疑,在他人性的养成过程中,一定是太缺少文明阳光的照拂,太缺乏人之为人的开化教育。我们的先贤早就知道,人是危险的,“异于禽兽者几稀”,正是文明,驯化、规范了人类的兽性,让人们以规则而不是爪牙相处,以此总算将人类与虎狼区别开来。恶城管的恶行,首先是文明之耻,更是教育的失败。
进而,我们也应追问:我们的权力制衡现状是不是给这种人性恶提供了恣肆的土壤?我们的制度环境是否充当了恶城管施暴的兴奋剂?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张晓北:只要摆正权力的位置,使权力真正是服务型而不是单向的管治型,就能扭转城管之恶。朝向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委实已经刻不容缓。
2、“通稿时代”已远去
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履新以来,在司法信息公开上动作频频。司法和传媒的关系有了不少新气象。近日,周强的一番“通稿论”又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并催生出各种解读。周强称,各级法院要改变过去“一篇新闻通稿打天下”的做法,结合各类媒体不同的受众需求,把法院依法公开的信息、媒体关注问题、社会公众兴趣点三者结合起来。
在自媒体时代,法院披露的信息(包括“通稿”在内),越来越多地被推向公共舆论平台,并接受受众的检验。这使得很多法官和法院宣传工作人员颇不适应。他们更愿意活在过去,活在那个想披露什么就披露什么、想什么时候披露就什么时候披露的“前网络时代”。他们仍然期望能继续沿用“一篇通稿打天下”。但可惜,时过境迁,新媒体的大潮滚滚而来。当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消息源,法院的新闻通稿就不再是最终的媒体“产品”,而只是媒体产品的“原材料”。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王琳:毫无疑问,“一篇通稿打天下”的时代已然远去。但这并不是在宣告“法院通稿”的死刑。“通稿”只是被自媒体时代打回了“原形”,如何利用“通稿”这一载体来完善司法信息公开,将是法院未来应努力的方向。
3、红会请归位
红会再次遭遇尴尬。近日,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一议仅获得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两名委员的支持,该委员会共有16名委员。而社监委的另一番表态则更耐人寻味---今后所有社监委委员的监督都采用自愿义务服务形式参与,不再与红会有任何利益关系。
社监委是2012年底应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成立的一个所谓“对中国红十字会进行监督的第三方监督机构”。这一自2011年“郭美美事件”导致红会陷入公关危机之后的举动,被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称为“最满意的改革”。
诚然,去行政化改革一定会遭遇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在红会系统内部,从总会到地方红会,绝大多数怕摘掉公务员的帽子。”这是红十字会改革与发展课题组组长杨团的说法。体制的禁锢让红会改革变得无力,这也是赵白鸽和社监委尴尬的根源所在。
经济观察报评论员谢良兵:显然,红会需要的改革的不只是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接受社会监督,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行政改革,摘掉“乌纱帽”,归位于社会慈善救济组织。
微言大义
1、【高房价是为了让穷人有房住?】“如何建立合理的住房体系?就应该让豪宅卖出天价,然后政府有钱了,就能给穷人建保障房。高房价不是为了让富人发财,而是让穷人能住上房子。这才是关键。”6月8日,独立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金岩石接受专访时说。(信息时报) 对此,人民日报批“高房价有利穷人”:歪理邪说。当前房价居高不下已严重阻碍了公民的居住消费和需求,这是社会和民众的普遍共识,该学者此时发表这种奇谈怪论极不负责任。事实上,保障房建设绝不是靠其所谓的高房价来支撑的,过度依赖高房价和土地财政只会危害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
【春江水暖2557524945:】法海说:涨,涨,涨,涨!…,洪水滔天,淹没云霄。白蛇说:涨,涨,涨,涨!…金山寺连山而起,直追天外,大雷音寺处电闪雷鸣。
【albertwen:】其实香港就是这么做的,香港一半以上的人靠政府公屋租屋解决住房问题,类似于国内的经适房廉租房,公屋租屋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港府高价卖地的收入。中国能不能这样做,取决于政府高价土地收入会不会挪用到其他地方。学者作为学术探讨,应要包容各种观点,真理越辩越明。
【信华叉烧包:】金岩石的观点很对啊,有钱人想住豪宅,就得多掏钱,关键是房子卖高价后拿到的钱能不能补贴给穷人、怎么补贴给穷人的问题。金教授说了实话,有些报纸却还想继续蒙老百姓,这才是区别。
【把自己装的这麽坚强在唱歌:】这些专家学者怎么一个靠谱的都没有!
2、【7旬老人走百里卖麦秸 民工称想起父亲含泪买下】100公斤麦秸秆装车、上面覆盖着塑料膜,年近七旬的老人弓身拉着显得颇为吃力。最近,一位在郑州嵩山南路等活的民工,目睹此景心头泛酸---老人境况,极像父亲当年辛苦操持家庭;他赶紧掏钱买下麦秸,让老人回家。一样的父亲,不同的父亲节。(大河报)
【行走天涯-背包客:】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县城卖苹果,为了多卖几毛钱,骑着三轮车绕县城一大圈。
【修无住行:】这些老人为何不能安度晚年,民政呢?红十字会呢?慈善机构呢?搞那么多花样做什么?真正需要扶助的是这些老无所依的人。
【有思想的学者:】这一车卖几十块钱 ! 跑百里吗? 有这么远?
【程子航Avril:】好多问题需要乐观客观的看。确实这样的问题很多,而且政府有很大的责任。可也有中国自己的现实。政府已经在努力了。只要是有进步的那就是值得认可的。对于这样的新闻更多的我看到了感动。人心温暖。
主持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天都有感人故事发生。比如:在澳洲南部,因为天气炎热,一只考拉口渴,便爬上一家民宅墙头讨水喝。足足喝了两三分钟后,可爱的考拉主动对男主人献吻以表谢意!而这位男主人也回应考拉温柔的吻。看到这一幕,你能不心头一热吗?可同样是动物,最近搁浅在海南三亚的一头海豚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当它搁浅至岸边后,多名游客不停地要求救生人员将已经奄奄一息的海豚抬出水面与之合影,这些游客就在可怜的海豚边坐着各种动作摆出各种POSE。后来,海豚送医后由于呛水严重宣告不治,默默的死去。看到这一幕,你能不心头一冷吗?人类也是这个世界生物链中的一环,我们有什么理由拿伤害别的动物为乐?又有什么资格以为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让我们学会爱护生灵,敬畏自然!别忘记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但愿今天节目的结束语,没有影响您打算快乐度周末的心情!周末愉快!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