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好!端午节过得可好?眼看着六月份的日历又翻过去大半,2013年的二分之一也差不多走完了。不妨给自己来个半年总结,看看自己在已经过去的100多天里都做了哪些值得一提的工作,又犯了哪些不该犯的错误?以史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起打开本周的财经人物谱:本周头条人物,业界大佬的高考悲喜路,马云、俞敏洪皆为三次高考历练之“高人”、史玉柱、周鸿祎如何迈进大学校园?中国民营企业中最神秘的一支队伍:老干妈陶华碧和她的辣椒酱---赚钱可以,上市免谈;巴菲特2013年午餐拍卖价格一锤定音,谁将和巴菲特走进牛排馆?一起来听吧!
本周上榜的头条人物,是今日已在业内呼风唤雨、当年却也被高考折腾的够呛的几位业界大佬。上榜理由:他们也曾被高考“消得人憔悴”。
先说说马云当年的高考。
1982年,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过马云并没因数学不好而退缩,反而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因为在他的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着:北京大学。但那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马云出人意外的创造了个小“奇迹”,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于是,马云开始了一边打工一边复习的日子。第二年高考再次失利。20岁那年,马云又参加了生命中第三次高考。在马云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位姓余的老师对他说,就你这个数学成绩,能考及格了我就把姓儿倒过来写。无论这位老师此话初衷究竟为何意,但马云确实是被刺激的够呛,他想出了一个绝招。在考数学之前,马云背下了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开始以后就一个一个的往公式里套。用这种独门绝技,马云这次数学的考试成绩还真就及格了---79分。
最终,英语成绩很牛的马云光荣的以本科生的身份踏进了杭州师范。
再来看俞敏洪。
1977年,因为一些不可抗原因,家在农村的俞敏洪高一下半学期才进入了高中。上高中以后,俞敏洪功课明显跟不上,但高考就要来临了。复习了10个月左右,俞敏洪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当时的录取分数其实很低,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的录取分数线是38分,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别的几门也不理想。
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没有特别失望,家里人也没有给他什么压力,反正不行就在农村干活。俞敏洪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1979年,俞敏洪再次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再度落榜。
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参加高考。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说今年就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你自己给毁了。他认为俞敏洪这么快就交卷,肯定没有考好。但是,俞敏洪确实只需要40分钟。
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总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
当然,也并非所有“大佬们”的高考经历都像马云、俞敏洪那样悲催折腾,还有不少人确实属于“好学生”范畴,更有一些人则是凭着几份好运气就闯进了大学校门。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
丁磊高考的成绩虽然很是一般,但他以高出重点分数线1分的成绩有幸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录取。
李彦宏19岁那年成为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
张亚勤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周鸿祎打心眼里对高考“犯嘀咕”,但靠着参加各种物理竞赛得奖,他终于躲过高考一劫,被保送进大学。
大佬们的经历证明,考上了好大学可能更容易有出息,但是考不上好大学也不一定就没出息!路漫漫其修远兮---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道坎,生而为人,这一辈子要遇到的坎还多着呢,即便我们屡战屡败,也须以千倍百倍的勇气和信心面对每一个未知的明天,努力过后,即使不成功,也好过“不战自败”。加油吧!
本周第二位上榜人物:老干妈陶华碧。上榜理由:钱挣得再多,也绝不上市。
陶华碧,依靠辣椒酱创业成功的女人。她把几块钱一瓶的辣椒酱做成了与茅台齐名的品牌,她每天卖出130万瓶辣椒酱,一年销售额高达25亿;她15年只贷过一次款,她的财务只有两笔最简单的账:进来多少,出去多少;她15年来从来没有改变过商业交易规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她目不识丁,她面对自己名字的三个字不断摇头:“这三个字,太难了,太复杂了。”
如今,66岁的陶华碧和她的家族拥有“老干妈”超过90%的股权,她是这个“辣椒酱帝国”金字塔尖上的女皇。
20岁出头的时候,为了养活一家老小,陶华碧曾到南方打工,她吃不惯也吃不起外面的饭菜,就从家里带了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酱拌饭吃。经过不断调配,她做出一种“很好吃”的辣椒酱,这就是现在“老干妈”仍在使用的配方。
1994年,贵阳修建环城公路,陶华碧昔日偏僻的家乡成为当地交通主干道,途经此处的货车司机日渐增多,他们成了陶华碧当时经营的小饭店的主要客源。陶华碧近乎本能的商业智慧第一次发挥出来,她开始向司机免费赠送自家制作的豆豉辣酱、香辣菜等小吃和调味品,大受欢迎。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工人增加到200多人。陶华碧要做的不再仅仅是带头剁辣椒,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亲自审阅,工商、税务、城管等很多对外事务都要应酬。令人惊异的是陶华碧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惊人。虽说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她完全不懂,但老干妈的账目她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然后自己心算财务进出的总账,立刻就能知道数字是不是有问题。
“老干妈”没有董事会、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只有5个部门,陶华碧下面就只有两个管理人员,一个管业务,一个管行政。“老干妈”的管理团队,大概是中国目前大型企业中最神秘的一支,陶华碧对他们的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接受外界采访。坊间对这支团队的评价大致为:忠诚、勤勉、低调。
近年来,当地政府曾建议陶华碧,可以帮助“老干妈”公司借壳上市,融资扩大公司规模。陶华碧如此回答:“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谈都不要谈!免谈!你问我要钱,我没得,要命一条。”
现在,陶华碧几乎很少去办公室,奔驰座驾也很少使用,她说“坐着不舒服”。除了一个月两三次去厂房车间转转,她生活的全部就是和几个老太太打麻将。
有人这样评价老干妈:“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它最大的意义是提高了华人对辣椒的接受度和依存度,改变了华人的口味。”
也是,老干妈口味不错,企业踏踏实实经营也不缺钱,现金流很好。无须广告,机构设置简单,产业单一。稳稳地赚真金白银---上市干嘛?
本周最后上榜的是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上榜理由:巴菲特午餐拍卖价格十三年翻138倍。
每年的巴菲特的慈善午餐拍卖都会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不过今年和“股神”亲密接触的价格却意外遭遇“大甩卖”。美国当地时间7日晚间,一位匿名竞投者以100.01万美元拔得头筹,这一价格不及去年中标价的三分之一,创2008年以来新低。
根据慈善午餐拍卖网站EBay数据显示,本次拍卖共有8位竞投者投标106次,起拍价为2.5万美元。最终一个用户名为"s***l"的竞标者胜出。
巴菲特慈善午餐从2000年开始拍卖,自2008年以来,其中标价格一直维持在150万美元以上。去年竞价从100万美元跃升至345.6789万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但今年的竞标者显得更为谨慎,每次叫价差距并不大,胜出者仅比排名第二者高出100美元。
据悉,这名中标者可与7名朋友一起与巴菲特在纽约“史密斯和沃伦斯基”牛排馆共进午餐。
巴菲特从2006年起逐渐将自己的财富用作慈善。拍卖午餐所得善款全部捐赠给旧金山的格莱德基金会,该基金致力于向穷人提供住房、就业培训和儿童护理等。自开拍以来,巴菲特共向该基金会捐款近1500万美元。
当然,历次中标者也不乏中国人身影。2006年步步高电子创立人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赢得午餐;而2008年“私募教父”赵丹阳则以211.01万美元拍下午餐。
世界“最贵午餐”拍卖价格已在过去十余年间翻了138倍,巴菲特的午餐拍卖称得上是将商业与慈善事业结合的经典案例,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追随巴菲特的投资人士,希望借此机会认识巴菲特,学习投资经验,或是通过赢得拍卖而出名!
即便是这次拍卖价格相较于以往有所下降,但对普通人来说也绝对是天文数字,折成人民币也得600多万呢。你不忿也好羡慕也罢,还是有人肯花这个钱啊!这就是典型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主持人:人的心就像一个百合,它有多少瓣,心就有多少个分岔,你一瓣一瓣地将它掰开,原来里面还藏着一个芯。人心难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看透生死倒也容易,毕竟生死不由人来做主,可要真正看透名利。抛却欲念,那就难了。所以,一个人有了些余钱,愿意把它拿出来送给更需要的人,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无论如何,值得钦佩。作为普通人,拿不出物质钱财来帮助别人,若有几分爱心肯贡献,想来也是极为难得的了,不是吗?感谢各位收听今天的欢乐财经,我是陆遥,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