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亚历山大·黑蒙 编
译者:李文俊等
译林出版社
by btr
全四册、近八百页的《最佳欧洲小说(2011)》近日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全书共收录了来自英国、土耳其、瑞士、西班牙、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芬兰、冰岛、挪威、黑山、立陶宛等众多欧洲国家的四十篇译自各语种的短篇,在文学愈来愈趋于全球化的语境中,呈现出一幅迥然不同的欧洲文学版图。
爱尔兰作家科伦·麦凯恩在前言中再好不过地归纳了什么是欧洲文学:“构成欧洲作家欧洲身份的因素之一是它的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国虽是翻译文学大国,但说到欧洲文学,常被翻译的也仍然只有英、法、西、德等较大的语种,因此这套选集是一个必要而丰富的补辍,它向我们展示了欧洲文学的疆域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内容也远比我们已读到的丰富。
近日,我们通过电邮采访了连续四年担任该选集主编的美国作家亚历山大·黑蒙先生。
问=btr 答=亚历山大·黑蒙
问:我注意到原版的《最佳欧洲小说》选集是由The Dalkey Archive出版的,那是一家致力于推广文学作品的非盈利性机构。请问出版该选集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与The Dalkey Archive合作,而非其他商业性的出版社?
答:The Dalkey Archive在美国是最大的翻译文学出版机构,所以很自然,他们愿意承担这一项目。我身为编辑,并不太清楚销售数字,但我想销量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该选集的目的在于使读者深入理解当代欧洲文学,这并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有些作者正是出现在了该选集里,才在世界范围内出名。
问:你在序言中提到你的遴选标准是“从一大堆备选的作品中挑选最优秀者”。请问你如何定义“优秀”作品?这“一大堆备选的作品”又是如何形成的?你能详述一下遴选过程吗?
答:一部优秀作品就是一个优秀读者——我就是个优秀读者——能够识别的东西。至于备选作品,这个项目最好的地方就在于:The Dalkey Archive的编辑组织翻译了多种语言的作品,因为他们找到了一种方式,使译者——通常也是建议翻译某些作家或作品的人——能得到报酬,因此得以从每个国家的文学里翻译若干作品。我阅读了所有的备选作品,然后选出收录进选集的那些。当然,其他那些作品,也已被翻译,就被推荐给了其他杂志、编辑或代理人等。
问:你自己也是一个出色的小说家。你自身的趣味在多大程度上对选集的编辑过程产生了影响?
答:首先,要谢谢你的评价。我的名字作为编者写在选集上,因此我的趣味在全书中是无所不在的。如果换一个编辑,他可能会选择另一些作品。
问:《最佳欧洲小说》至今已出版了四年。在四年的编辑工作后,你能否概括一下欧洲小说的主要特点?尤其是,相对于美国小说而言。
答:我觉得有更多的欧洲作家愿意在形式上冒险。当然,也有许多欧洲作家受惠于心理现实主义,如同也有不少美国作家渴望形式上的游戏。但是在欧洲,作家们受变化无常的市场影响要远远少得多,在欧洲有一种文学传统,致力于改变陈腐的思维方式。
问:《最佳欧洲小说(2011)》已被译为中文出版,请问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几篇?为什么?
答:这是个不太公平的问题,因为所有这些短篇,我都很喜欢。但我非常高兴下列作者的作品能被出版:希拉里·曼特尔的《她的心脏急性衰竭了》、奥尔加·托卡尔克佐克的《世上最丑的女人》和拉斯洛·克劳斯瑙霍尔凯的《账单——给老帕尔玛,于威尼斯》。
问: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贺瑞斯·恩格道尔曾说,美国人“太封闭、太狭隘,作品被翻译得也不够多。”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翻译文学异常繁荣。你认为这部选集在美国与中国的出版各有什么意义?
答:好吧,这部选集在美国的出版极好地反驳了恩格道尔先生的说法。其实,在恩格道尔发表上述言论的时候,瑞典政府削减了不少预算,导致了外国文学翻译数量急剧减少,因为出版社一直以来是依靠政府补贴来出版翻译作品的。我还不够了解中国出版市场的状况,但我希望更多的翻译作品能够顾及不同的视角与观点。
问:我们正身处在一个数字阅读的年代。你如何回应数字阅读的潮流?像这样大部头的文学选集还能吸引足够多的读者吗?
答:我最新编辑的一本是《最佳欧洲小说(2013)》。我觉得:是啊,是改变的时候了。但对于电子阅读来说,他们还是市场的一小块,要取代纸书还得等上一些时候。
问:最后,请你对于中国读者该如何阅读《最佳欧洲小说(2011)》提一些建议。
答:慢慢读,享受地读。每次读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