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经济区 >
再造一个“香港” 南沙争自贸区
2013-05-30 11:35 来源: 经济观察报 作者: 杨兴云 编辑:
导语:几乎每任广州市的领导都会对南沙的发展提出目标。国务院批准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对南沙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建立超过800平方公里的南沙新发展区,同时引入港澳管理机制,建立对外接轨的营商环境,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兴云 在张玉强的眼前,是空寂的景区和寥寥无几的游人。在广州南沙湾珠江边做生意的他,19岁从梅州老家来到南沙生活,至今已有20个年头,几乎见证了南沙开发的整个过程。

几乎每任广州市的领导都会对南沙的发展提出目标。几个月前,张玉强听说南沙要做“自由贸易区”,“说是要再造一个香港,南沙建设的目标是‘新广州、新香港、新加坡’”。

近期,广东省及广州市有关部门正在对南沙进行密集调研,酝酿在南沙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工作。

广州南沙新区区委宣传部新闻科一位姓杨的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有关南沙自贸区的事情现在不方便细说,官方的统一口径是“正在调研期以及酝酿阶段”。

随后,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记者,按照广州市的初步计划,南沙自贸区将于近期提出方案,下半年提交国务院审批,力争在年内获批。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彭澎表示,在南沙去年刚获批国家级新区的基础上,广州紧接着又提出了要建设南沙自由贸易区,首先是出于“利益驱动”。

“与最早获批的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不同,最新批准的国家级新区在优惠政策方面已经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因此,原来与南沙签订了投资意向的很多企业还在观望,在这种情况下,广州想通过申请自贸区得到一些特殊优惠。”彭澎说。

彭澎认为,广州在此时提出申请自贸区还与南沙特殊的区位优势有关。“南沙位于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历史上一直与港澳及东南亚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相比之下,横琴及前海的优势均有所不足,前者主要毗邻澳门,经济辐射的能力及规模有限,前海则仅有15平方公里。”他说。

此外,彭澎表示,广州提出自贸区概念也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红利有关。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外向型产业集聚地之一,受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非常大,南沙设立自贸区后在分享人民币红利方面将会获得先机。

自贸区设想

据上述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官员介绍,5月初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曾在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的陪同下,到南沙调研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选址工作。

据了解,招玉芳先后到南沙港区海港大厦和世贸大厦观景台,现场考察广东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选址方案涉及区域的具体情况,并听取了南沙开发区关于南沙自贸区的选址意见,研究确定选址范围。

在具体选址方面,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选址规划面积24.52平方公里,包括龙穴岛南部、北部和南沙湾三个区域。

按照设想,自贸区将以“对港澳开放”和“全面合作”为方向,在投资准入政策、货物贸易便利化措施、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探索建立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在调研结束之后,陈建华在研讨会上就自贸区的设立意义、条件和原则、功能定位、试点领域和选址意向等方面的问题,与一同调研的广州市、区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官员进行了研讨交流。

陈建华认为,南沙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要契合国家当前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要求,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好对港澳先行开放和深化粤港澳合作等方面内容抓紧进行设计和申报工作。

今年以来,广州市将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视为“一号工程”,在推进申报南沙自由贸易区工作的同时,又以去年获批的广州南沙国家级新区的名义,组成由省市领导带队、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团队,于5月12日至15日分别在香港和澳门展开大型推介及招商活动。

据《广州日报》报道,仅在香港的推介活动中,南沙新区就分别与央企、国企、外企、民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签下了17项合同协议,金额达2348亿元。

据了解,广州市将在近期组团前往新加坡进行相关推荐活动,对欧美的推荐活动也正在计划当中。

争抢先机

在南沙新区的港澳推介活动过程中,广州市领导曾经多次强调南沙将全力争取国家层面最优惠的政策。

在香港的推介会上,陈建华说,为推进南沙新一轮大开发,广州将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创新通关模式、打造优质服务的高地;坚持先行先试、争取和落实中央、省给予的各项政策,出台配套优惠政策,打造优惠政策的洼地。

在谈及南沙新区与深圳前海及珠海横琴的不同之处时,陈建华毫不讳言南沙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和广东省的支持,“让更多优惠政策落地”。

陈建华认为,之前尽管国家对前海和横琴新区赋予了诸多政策,但南沙作为一个国家级新区,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将会与前海、横琴新区在政策上有所不同,“开放力度会更大”。

在深穗珠三地,尤其是深圳和广州之间,欲争取和凭借国家特殊政策抢占发展先机,进而成为珠三角老大的意图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成建三称,在一个区域中批准三个面向港澳的具有国家战略层面意义的发展新区,规划目标又有很高契合度,其本身就有鼓励竞争的意味。

不同解读

对于南沙新区寄希望于国家赋予特殊优惠政策谋求发展先机的思路,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欲靠国家给予优惠政策,坐享“政策洼地”来抢占发展先机的做法,很难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同,最终很可能难以如愿。

丁力表示,如果仅仅依靠减免税收等改革开放以来沿用的老套路,这种所谓的自贸区将很难有说服力。“上面更加看重的是在机制和行政效率方面的创新,而不仅是简单的降低和破除贸易壁垒。”丁力说。

丁力指出,广州有条件率先改革,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广州应该站在更高层面考虑问题,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与港澳的关系。他表示,五十年以后“一国两制怎么办”这个问题已经摆到台面上。他建议,广州以粤港澳合作的名义,向中央申请承担一国两制融合的使命,探索港澳自主升级版。

此前,国务院批准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对南沙的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建立超过800平方公里的南沙新发展区,同时引入港澳管理机制,建立对外接轨的营商环境,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按照上述规划,到2025年,要分两阶段将南沙新区发展为高新科技及高端服务行业集中地,城市人口将达到200万。

与此同时,这个规划还提出,南沙未来的发展将分为三步:第一步,到“十二五”规划的末期,南沙要走在广州所有区的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南沙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达到现在香港的水平;第三步,到2050年,南沙要追上同期香港的发展水平,即40年内在南沙再造一个“香港”。

对此,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在香港的推介会上作政策解读时也表示,南沙新区是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的重大功能平台,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崭新试验窗口,是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示范基地,也是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的强劲动力引擎,规划建设南沙新区是国家基于全局做出的重大部署,关乎全局,利及长远,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鉴于南沙从最初的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交通”到最新的酝酿建设自贸区,中间有过数度反复,几乎每一任领导都有想法,张玉强表示,究竟南沙如何发展,一切都是未知数。

他说,只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伴随国家级新区、自贸区等概念的兴起,南沙房地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形势。“很多楼盘由无人问津到几天之内全部售罄,大量楼盘房价接近翻番”。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