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凯城年底密集整合资产

陈哲2012-12-21 16:14

记者 陈哲 12月18日,嘉凯城发布系列公告,拟围绕嘉凯城现有房地产开发主业,新设嘉凯城商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凯城商业”)、嘉凯城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凯城物业集团有限公司。

“上述动作,延伸到商业资产、贸易采购、物业管理三大业务板块,有望与集团刚涉及不久的房地产金融一起,共同构成公司战略性业务,从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嘉凯城董秘办负责人介绍。

这是继9月份联合中融信托发起设立总计为50亿元房地产基金“嘉瑞长三角优势发展基金”,以及与中融信托成立合资公司宁波嘉晟投资发行募集规模为人民币8亿-10亿元的“嘉融优势发展基金I期”等融资动作之后,嘉凯城再次就内部资产整合展开动作。

2009年10月20日,嘉凯城借壳*ST亚华上市。但在此后数年调控,令主要项目位于“重灾区”长三角城市圈的嘉凯城颇为难受。财报显示,2011年及2012年前三季度,嘉凯城净利降为2.06亿元和亏损1.55亿元。而在2008年到2010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49亿元、11.97亿元和11.15亿元。

嘉凯城现有资产主要来源于浙江省商业集团下的嘉业、中凯、名城等三家房地产公司。三者除房地产开发外,都各有自持商业物业,控股物业管理公司,也都进行贸易业务。在上市初期,嘉凯城并没有完成对这些业务单元点整合。直到经过三年磨合后,才正式着手建立体系统一运营、专业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1月底,嘉凯城将开业4年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中凯豪生酒店出售给原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和中邦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卫平。陈晓通过运作“新华信托·中邦4号稳健型并购投资基金集合信托计划”, 将所募资金贷款给中邦置业集团,用于收购中凯豪生酒店。该信托募集规模不超过4.95亿元。

处置酒店项目自然能缓解嘉凯诚的财务压力,但其在搭建商业平台的同时,却做出上述腾挪,似乎令人费解。嘉凯诚内部人士解释称,嘉凯城商业成立后,将着手调整公司现有自持商业物业形态结构,搭建消费性城镇商业的投资、兼并收购与运营平台。其运营模式将区别于现有市中心大型商业的模式,核心业务是向消费性城镇商业探索。

据嘉凯城人士透露,预计今年可结算收入近60亿元,全年业绩有望扭亏,2013年已锁定中凯城市之光和名城公馆项目结算收入超50亿。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
分管房地产、大健康、文旅新闻
工作微信:hustcz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