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卖,丢了谁的脸?
背景:近日,驻穗各国领事馆义卖以帮助中国残疾儿童,共筹善款33万,但收到5000假币令组织者遗憾。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微博评论称:外国领事馆干这种事,其用心就是想丢中国人的脸!中国就少了那33万块钱?而且那33万块钱本身就是中国人自己的钱!我认为真不要脸的是搞 “义卖”的那些人!
爱心并不因善款金额或者组织者身份而区分。一个真正自信的民族,不会动辄将外国人在我们这里遭遇的坏事视为丢脸,更不会动辄将外国人在我们这里做下的好事视为羞辱。
——《新京报》
慈善本不分国界,义卖何必论敌我。在今天,各国之间慈善合作十分活跃,逐渐形成正常对话与交流机制。所谓“敌无善可言”,非但不符合慈善本义,也有损于慈善事业的发展。
——《京华时报》
对于义卖,即便不参与,也不必冷言冷语,斥责什么“不要脸”。说轻了,这是狭隘;说重了,是用残留的民粹思维忖度外国人。对义卖,更不能趁机行骗。5000元假币,伤害了外国领事比如智利总领事,也伤害了慈善精神。
——《中国青年报》
由驻外使馆发起这样的义卖,意义不在所募捐款的多寡,而在于向所在国政府和人民表达一种善意,以示友好。往深处说,慈善无国界,凡是残疾人均应得到倾心相助,这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普适价值。
——《华商报》
人的身份虽然有国别之分,慈善人士筹措资金的渠道也会有所不同,捐赠对象更是大不一样,但只要是真心实意为了慈善,不管筹资人是哪国人,也不管筹的是哪国 人的钱,又捐赠给了哪个国家,都是在行善,都值敬佩。义卖无国界,爱心须尊重。要说丢脸,贺铿的荒唐言论才真的让中国人丢脸!
——《陕西日报》
谁都知道,33万元善款不是数字,是行为的性质。33万元善款确实不算多,但是5000元多不多?到底是有人为了5000元宁可出卖自己的良知,不惜触犯法律使用假币丢脸,还是外国友人发扬博爱精神,为中国残疾儿童募集善款更丢脸?
——《武汉晚报》
网友声音
@商业地产-常春藤:脸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
@薛蛮子: 贺铿先是无知,全世界使领馆为弱势群体募捐义卖是通例,中国驻外使馆也搞多次。二是狭隘民族主义。洋人皆阴险敌人,搞义卖是出中国丑。那中国驻外使馆义卖是何阴谋?第三是非不分,个别国人用假币买义卖品,无耻且犯罪,贺局长不去指责反说使馆阴谋?
@蓝色天堂雨:其实他说得对,中国根本不缺这点小钱。但是,不缺是不缺,只是从没用在该用的地方
@潜伏在澳洲的cello:我以为比利时领馆也有一点不足,就是对于假币使用者的有罪推定。假币是事实,但使用者是否有明知故用的动机,即使司法机构没有完备侦查都不宜妄测,何况外交机构。只是贺太争气,把丢脸焦点都抢了。
@央金-帅: 黑格尔在《生命的哲学》中讲:有个年轻死囚押赴刑场时,围观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看,他那金色的头发多么漂亮迷人!”即将告别人世的年轻人听后,朝 老太太深深鞠了一躬,含着泪大声说:“周围若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慈善不一定只是钱,试着对身边的人,说句贴心的爱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