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媒体观点 >
今日观点12.04:“82宪法”三十周年
导语:“82宪法”三十周年 就地办理准生证

“82宪法”三十周年

背景:12月4日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3 0周年,也有人把这一天称为中国的“宪法日”。

法律必须被实施,才配得上“法律”这一神圣的称谓,宪法必须被实施,否则就不是宪法。宪法无实效,依法治国、“宪法兴邦”等,就只能是幻想。

                                                                                                          ——《东方早报》

宪法信仰是一个国家最高的信仰。这种信仰之下,治理者敬畏法律,知道运用权力的分寸和边界,不敢越雷池一步,被治者无论遭遇怎样邪恶的力量,他都不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不会缘于恐惧而妥协甚至背叛自己的内心,因为他知道宪法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强大最坚固的庇护所。

                                                                                                          ——《南方都市报》

与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进程同步的三十年宪政实践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牢固树立敬仰宪法、敬畏宪法、崇尚宪法、服从宪法的理念,将宪法视为所有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才可能被有效实施。

                                                                                                          ——《新京报》

网友观点

@张千帆pku:在宪法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国家,没有人民的“崛起”不可能是真正意义的崛起,因为这种所谓的“崛起”只能让少数既得利益者在国家主义话语体系下堂而皇之地攫取公共利益,广大民众却得不到任何好处。曾几何时,德国和日本也迅速崛起过,但是他们的富强给这个世界以及本国人民带来的不是福音。

@法官老蒋: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岳霆的悦庭:82宪法三十了,但他始终没有“立”。中国,离真正的法制国家还差的远,中国宪法,离真正有权威的宪法还差的远。作为一个学过一点法律的人,我感到悲哀。

@杨保全律师:每年的今天,必是轰轰烈烈谈法治的一天;每年的今天,必是各司法部门、机关厂矿、学校研究所走上街头宣传法律、发放宣传页、做法律咨询的一天。形式主义咱就不搞了,多做点咨询、多发布些案例、知识点,多帮助一个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可能更实在些。

@康佳明方: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超越宪法!制定的法律法规不能违宪,关键是监督。

@隐于庭的小法官:今天82年一本书也三十岁生日了。虽说三十而立,但貌似怎么也立不起来啊……生日快乐,宪法典!

就地办理准生证

背景:国家人口计生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夫妻双方户籍地、居住地的基层部门,均有责任为其办理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证(登记);各地应精简办理准生证所需材 料,对材料不齐全的,应一次性书面告知当事人需补齐的全部材料;户籍地、居住地之间不得相互推诿;申请人可委托他人代办等。

像准生证这种理顺机制、便民服务,不涉及既得利益调整的“微改革”,只要做得及时、做得到位,让普通公民得到实惠,就能让公众感受扑面而来的改革正能量。改革在行而不在言,“理论一打,不如实际行动一步”。

                                                                                                          ——《东方早报》

表面上看是各地的“土政策”卡住了准生证,但在这背后体现的是公共服务管理步伐没有跟上人口流动的节奏,从而更凸显了放权给社会、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改革之必要性。

                                                                                                          ——《广州日报》

计生部门更有必要适时转型,把更多精力从生育调节、人口控制,转到生育服务、人口健康上。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整个人口结构的转型变化。

                                                                                                          ——《京华时报》

如何让这种“进步”兑现为民生利好,并呈现出举一反三的“可复制性”——— 也许,这才是“就地办证”最大的价值旨归。

                                                                                                          ——《燕赵都市报》

准生证办理上的删繁就简,也是向民本位的回归。指向结构优化、规则廓清的准生证改革,投下“方便百姓”的石子,势必会激起“饱受认可”的社会涟漪。

                                                                                                          ——《华西都市报》

网友观点

@ 最爱紫楠:痛苦的回忆,我当时为孩子办理准生证时,除了环保部门,北京其他部门的章一共盖了28个。街道办的计生部门就去了,不知道多少次,每次去要办的事情都不一次告诉你,为此你其他部门都要跑3次以上。最后与街道办计生部门大吵一架才一次性告诉你还有那些事情要办。

@ 小子羽:早该废除!生孩子要办准生证,以后跟孩子说,要感谢计生委,如果没有他们的批准,你是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Loki-Fang:恶心的流程制度,早就该改了,当年还得托关系才能快速搞定!

@Princekevin2011:政策是挺好,关键能否落实。基层的办事官是否执行、是否设置障碍?一个事情让你跑上十几二十趟都不算完……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