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坐拥20亿资产
背景:近日,网传有“80多栋私人物业、20辆豪车、20亿资产”的深圳南联社区村干部周伟思,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承认,尽管实际情况与网帖内容稍有出入,但确实拥有巨额财产。为此,有专家指出,对于社区干部这样的“类公务员”岗位,有必要公开其财产信息,以消除外界对其“以权谋私”的质疑。
“巨富村官”提供给我们的镜鉴,不再是网络反腐的神奇应验,而是他所代表的“类公务员”身份究竟应当如何定位,才符合法治社会公共行政规律。当一个人频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转换身份角色,而又缺乏必要的法律监管和制约,便很难做到“市场的归市 场,行政的归行政”。
——《京华时报》
选不选富豪做干部,是否要求社区干部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财产,社区居民可以自行决定。只要让自下而上的压力发挥作用,社区干部这种“类公务员”岗位的财产公开,就会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
——《新京报》
舆论既然已经介入此案,无论是龙岗警方还是监察局成立的调查组,都需要彻底直面公众的质疑。只有经历了公众的质询,“房爷”是否清白,才能最终有个交代。
——《南方都市报》
种种网络反腐的“胜利”,恰恰反衬了当前制度反腐的缺陷。如何让网络反腐的“民意分量”走向“制度力量”,扎扎实实加强对于官员的监管,恐怕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
——《晶报》
20亿村官举报人被捕
背景:深圳“20亿村官”当事人周伟思被暂停社区常务副站长职务,而该事件举报人周祖杰突然被深圳龙岗公安分局宣布逮捕。警方称其涉嫌虚报注册资本,否认其被捕与举报事件有关。
为何在周某杰即将站出来与媒体见面的关键时刻,却被公安机关逮捕了?不能说世上没有巧合,但巧合的发生总有原因,为了消除公众对巧合的疑惑,当地警方应该给出解释。
——《新京报》
猎杀野生动物
背景:央视报道,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两家野味餐厅偷偷宰杀出售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猕猴,偷食大雁、獾猪、竹鼠等野生动物,其中一家餐厅竟然挂着“抚州市公务消费定点商家”牌子。
有多少猕猴成为公务消费的盘中餐?这样的追问不免让人心情沉重。可见,仅仅立足于打击盗猎者,处罚经营野生动物的餐饮企业,还远远不够。只要这类消费行为存在,则供给将不绝如缕。而治理消费,首要的就是约束公权力,不使公务消费猕猴等野生动物的行为再度发生。
——《中国青年报》
野生动物尤其不该摆上政府宴席,成为官员的盘中菜。倘若当地官员带头猛吃野味,又如何让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抱有信心?
——《京华时报》
《棒棒棒》停播
背景:11月28日晚,国家广电总局宣布停播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并要求严禁丑闻劣迹者发生出镜。干露露母女三人曾在该节目上撒野,口出污言秽语,引发热议,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这是一个典型的公共舆论漩涡,对于负责任的媒体,应努力与之保持距离,因为这个游戏不仅会恶化整体氛围,也会伤害干露露本人。推波助澜,既失人道精神,又是对社会责任的放弃,将这些负能量通过电视传播出去,与“教育”的精神未免太不合拍。
——《北京晨报》
功夫抗拆
背景:10月29日,霸州市城区某村正在开发拆迁,一户沈姓居民与登门动员拆迁的人员发生争执进而动武,由于户主夫妻与儿子都学过武术,竟陆续打倒7名拆迁人员,造成一人轻伤,目前该案正由当地警方侦办。
“武功抗拆”很大程度上只是公民的无奈之举,虽有快意但难解忧虑,既难被他人复制,也难以此长期坚守。网友对“武功抗拆”的热捧,实则是在公权失序的情况下对锄强扶弱的侠客的向往。“武功抗拆”,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无尽的失望和悲凉。
——《新京报》
拆迁人员当然可以进入拆迁户家中商谈,但前提是经过允许,否则就是侵犯私宅;而即便经宅主人允许入室协商,宅主人仍拥有“送客”的绝对权利,如果言语不和,主人送客而拆迁人员不理睬,那就是拆迁人员违法在先,宅主人即便使用暴力,也不无正当防卫之义。
——《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