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石俊 十年磨一剑,号称“中国纳斯达克”的创业板,如今已登录中国资本市场整整三年。这三年共有356家企业上市,募资2301亿。其中“2010年创业板融资最为活跃,117家企业在此上市,累计融资近963.3亿元。”投中集团统计数据如此显示。
然而已经被贴上了滋生“三高”、“圈钱”、“套现”标签的创业版也饱受诟病。尤其是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创业板融资规模大幅下滑,“圈钱效应”一去不复返。企业上市数量、融资规模、市盈率等都大幅缩水。
融资规模被腰斩
与2009年到2010年创业板公司超募不断相比,目前上市公司募资不足现象频发。投中集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创业板已经有8家上市公司募资不足,其中8月挂牌的银邦股份原本计划募集资金12.1亿元,但是实际募集的资金8.92亿元,差募资金达到3.18亿元,创下了整个创业板差募资金的最高纪录。
这也使得创业版开板一直延续到2011年的融资火热气氛嘎然而止。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09年10月到年底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就有36家企业登陆创业板,总共募集资金188.7亿元。2010年,创业板上市企业达到了117家,募资资金963.3亿元。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11年:当年上市的企业有129家,募集资金797.6亿元。而2012年伊始到目前,上市企业74家,募资金额缩水到351.5亿元。
创投回报率创新低
根据ChinaVenture 投中集团提供的数据,2009年至目前,一共有249家投资机构通过创业板实现463笔IPO退出,总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609.1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9.15倍。随着创业板市场估值的理性回归,IPO账面回报率也从2010年13.4倍的峰值逐步下滑,2012年至今仅为5.03倍。
就单笔退出案例来看,2010年8月顺网科技(300113.SZ)的成功IPO为沃美投资带来了高达217.28倍的账面回报率,居创业板所有IPO退出案例之首。此外,启迪创投退出数码视讯(300079.SZ)获得190.56倍退出回报居于次位,中国高新投资120.49倍退出福瑞股份(300049.SZ)居于第三位。
就投资机构来看,投资创业板上市项目最多的VC/PE机构是深创投,创业板开板三年,该公司投资的项目共有19个在创业板上市,累计账面退出回报29.27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12.33倍。紧随其后的是达晨创投和中科招商,分别有14个、10个项目在创业板上市。此外,金石投资、同创伟业以及国信弘盛上市的项目均有8个。
发行市盈率“高烧”渐退
发行市盈率方面,2009年至今,深交所创业板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一直高于深交所中小板及上交所主板,特别是2010年创业板平均发行市盈率达到历史最高的70.1倍。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新股发行改革措施的出台,A股IPO平均发行市盈率整体回落,创业板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跌至33.58倍,市盈率“高烧”渐退。
从行业分布来看,创业板开板三年以来上市的356家企业分布于18个行业,其中逾五成(53.1%)来自制造业和IT行业,具体数量分别为117家、72家;医疗健康行业位列第三,有39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占比11.0%。从IPO融资金额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制造业、IT行业和能源及矿业,融资金额分别为720.8亿元、414.6亿元、30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