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精神病
背景:10月23日,精神卫生法(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精神卫生法自1985年启动立法,历经26年,期间十易其稿,草案直至去年才出台。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去年10月、今年8月,两次审议草案。
“精神病”以及“被精神病”,并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及隐藏其中的权力控制问题。面对新生的社会现象、新的生活方式,当人们无法用常 识进行理解和规训时,社会中的文化逻辑习惯性地会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将其贴上“精神病”的标签,用强有力的精神病医疗体系进行管理。
——《东方早报》
规定精神病人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制,比过去的“强制治疗”是一大进步。但是病人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是以医疗机构作出的诊断结论为依据的,因此,还是难以防范其他外力干预诊断、使医疗以外目的“被自愿”收治“患者”。
——《广州日报》
精神卫生立法还有待完善,立法机关还应认真听取民意,在扫除权力对精神卫生领域干扰的基础上,赋予法律的可操作性和足够的威慑力度。
——《南方都市报》
捍卫患者的尊严,是精神卫生法的题中之义。而这就要求,精神卫生法在对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和“被精神病者”之间合理拿捏,充分保障他们的权利。
——《华西都市报》
征收排污费
背景:日前有报道称,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政府正在酝酿对汽车征收排污费,目前处于论证阶段,预计在十八大后实施。征收汽车排污费政策很可能先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试点,逐步推广到全国。
只要“三公消费”中公款用车问题没有切实解决,所有与小汽车有关的税费,都最终是由弱势的小众群体来承担,即便目前只征收数百到千元,都会引来很多抵触情
——《广州日报》
左小祖咒“钉子户”
背景:10月23日,左小祖咒接连发出多条微博称,其江苏常州南夏墅钱家塘13号的房子遭到一些袭击。其父亲曾向常州市国土资源局递交相关信息公开 申请,常州市国土资源局武进分局答复称:武进区南夏墅街道胜西村钱家塘组暂未涉及城镇建设用地批次。
左小祖咒遭遇强拆,带来的另一种社会伤害或许在于,让一些人不再怀有一种侥幸,与浮华之中看见现实。不管你是明星、作家、企业家,你并不能因为身份、资产、社会声望,而让自己和家人免于侵犯。因而,此事能够唤起更广泛的公民身份认同。
——《新京报》
女教师女仆装
背景:近日,微博上疯传一张“女教师穿女仆装上课”的照片,引发争议。据网友称,该女教师承诺若班上同学月考成绩第一,就穿女仆装来上课。最终,学生考了第一,她也兑现承诺。她也被网友调侃为“模范教师”。
女教师穿“女仆装”,并非有故意误导的恶意,只是兑现承诺。为人师表,总不能轻诺寡信吧。但问题的症结,并不在守诺的正当性,而在于教师该有怎样的承诺?“女仆装”指向的,终究是教育激励的迷途。勉励学生上进,也无需拿那些迷惑性的“噱头”做筹码。
——《华西都市报》
父亲“见死不救”
背景:10月17日,5岁白血病男童帅帅去世。其母指责帅帅之父胡某拒绝为孩子进行骨髓移植。对此,帅帅父亲回应称未捐骨髓因当时已经错过最佳移植时机,强行移植只是送死。
在这起纠纷之中,旁观的公众无论从情感上倾向哪一方,但一个共同的喟叹却是,孩子太可怜了。所谓可怜,并不仅仅是小小年纪便身患绝症并早早夭亡;而是身患绝症的他,在遭受病魔折磨的时候,竟然还陷入了父母反目成仇的人伦悲剧之中。
——《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