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熹妍 跛行的世界经济,让相对平稳的美国市场成为众多资金的避风港,这也推动美国股指屡屡创出新高。不过美国诸多上市公司增长预期下调,美股或进入2009年以来“性价比最差”时代。
美国铝业(Alcoa)将于周二发布季报,开启此轮美国上市公司季报发布潮。随后,摩根大通(JPMorgan)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也将在本周五发布季报。不过,海外分析机构大多对此次季报报以悲观态度。《金融时报》报道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加上美国经济复苏乏力,预计将催生2009年末以来美国最差的一个财报季。
FactSet数据显示,华尔街分析师普遍预计,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企业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将同比下降2.7%。而就在3个月前,分析师们还曾预期该指标将上升1.9%。此前,该指标已连续上升11个季度。
加重阴霾情绪的,是多家美国大型上市公司全年增长预期下降的预警。
有“世界经济晴雨表”之称的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早于二季报时就已经调低了各自的全年盈利预期,称原因是全球贸易增长放缓。
近期调低预期的上市公司覆盖各行各业。其中,不仅包括美国防务承包商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运动控制与流量控制产品制造商Curtiss-Wright Corp(CW)、 还有传统产业化肥巨头美盛公司(Mosaic Co)(NYSE:MOS)、服装零售商Express Inc(EXPR)、玩具生产商 Jakks Pacific(JAKK),甚至新兴的社交游戏产业的增长也在萎缩。社交游戏制造商Zynga上周宣称,由于一些游戏的市场需求量下降,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预计将出现亏损局面。
与之相对应的是疯狂上涨的指数,今年年初至今标普500已上涨超过16%。不过覆盖小股票的罗素2000指数在今年以来只实现上涨13.7%;指数基金交易表现也验证了差距,年初至今,iShare标普100指数基金大涨逾18%,而同类的iShare罗素2000指数基金上涨14%。
日益高企的大型公司股价引来部分市场策略师的担心,他们认为,美国股票的估值普遍与公司获利预估脱节。随着更多公司公布业绩,且降低对第四季和第四季之后的业绩预估,未来几周股市将回落。
不过也仍有资金持续看好,这得益于10月以来美国带来的数据“红包”。美国劳工部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9月份失业率意外降至7.8%,为2009年1月来最低位,而分析师原本预估失业率会上扬。同时,9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上升至51.5,结束了此前三个月的萎缩状态。而非制造业PMI则升至55.1,创一季度以来新高。而美联储同日发布的数字显示,8月份消费信贷消费信贷增加181.2亿美元,为三个月来最多,教育与汽车贷款猛增。个人消费开支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约七成,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美股已经失去了一两年前的吸引力。”投资美股的李先生表示。不过除开美股,他并不认为其他世界范围有更好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