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九一八”
背景: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1周年。81年前,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近期,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举动,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很多城市的民众走上街头进行示威游行,抗议日本政府的行为。
解决中日之间的领土等争议,最终靠的是国家的强大;达致这个目标,既需要全力提升经济、军事、科技等为核心的国家硬实力,也需要全力提升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为目标的民族软实力。
——《新京报》
在这样一个国耻日,用行动和言说捍卫国家的主权与尊严,是极为必需也是理所应当的。只是,游行集会也好,登报发帖也罢,面对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有必要意识到,爱国不仅仅是一种宣泄,其核心要义更在于建设一个强大国家。
——《南方都市报》
鸣响警报,敲响警世钟。多做有益于未来的实事,少一些宣泄的言行。强国,是一个过程。凡事想明白,才能说清楚,做出好效果。强国梦,前辈奉献,我辈努力,还需要后人刻苦,终有实现之日。
——《京华时报》
文明意义中的爱国也有境界之分,如果说用言语口号表达的是感性的爱国,那么,文明的较量、技术的较量、制度的较量、国民素养的较量,体现的则是更高境界的理性爱国。而那些比暴力拼罪恶的“爱国”,本质上是虚伪的、荒诞的、罪恶的。法治是一国之魂,若法治被践踏,则爱国无意义。
——《华商报》
暴力行为不是在“爱国”,而是在“害国”。对他人有悲悯之心,看重个人的尊严与权利,信仰法律与法治等等,这样的公民理性和公民精神,都是与领土一样宝贵的、需要每一个人来共同捍卫的价值。
——《晶报》
李永波回应消极比赛
背景:9月16日,中国羽毛球队主教练李永波接受央视专访,在伦敦奥运会后首次就“消极比赛”发表看法,表示世界羽联取消运动员比赛的处罚太过草率,同时称竞技场上“金牌是惟一标准”。
如果买票只想看冠军,那还不如让球员直接改玩俄罗斯轮盘赌来得痛快。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蕴含着宽广的文化内涵时,一些竞技项目若仍绑在金牌战车上,那注定要被大众抛弃。
——《南方都市报》
如何看待羽毛球“消极比赛”,如何认识其中是非,这些将关系到运动员今后的选择,也关系到未来中国体育人的形象。在这个问题上,除了李永波的说法,一个明确的“官方说法”,绝非可有可无。
——《新京报》
奥运精神不仅体现为竞技体育挑战人类极限的力量与美,更具有创造规则、尊重规则、发展规则的意蕴。这种规则精神既包含了对规则的批评建议和对裁判的申辩质疑,也包含了改变旧规则、创造新规则的努力。
——《京华时报》
对于诸如获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的层层重奖,对于获得金牌的教练员的重奖与重用,决定了我们的竞技体育必然是围绕“金牌”来做文章。至于“体育道德”与“体育精神”,哪有“金牌”实惠?所以,哪里可能成为我们评判的标准?
——《北京晨报》
韩国迁都
背景:9月14日起,韩国中央行政部门由首尔向世宗市搬迁,迁都将持续到2014年。之后韩国将开启“一国两都”时代,首尔将是韩国的经济首都,而世宗则为韩国行政首都。
迁都的基本逻辑是,把政治、行政等公共权力分散到地方,从源头上切断区域不均衡发展的机制。因为区域不均衡发展机制主要是由于政治、行政等公共权力即中枢职能集中于首尔,造成首尔的经济发展基础从一开始就比其他区域优越。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