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

袁金秋2012-09-14 09:51

记者 袁金秋 9月13日,捷信集团(Home Credit Group)董事会主席Jiri Smejc先生、亚洲首席执行官Pavel Vyhnalek先生及捷信中国(Home Credit China)总裁史国奇先生(Michal Skocil)一行应邀出席了在天津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参加了包括“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等议题的讨论,并与达沃斯论坛主办方天津市政府的相关领导会面,对如何加强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合作、支持天津经济发展进行了交流。

Pavel Vyhnalek透露,“捷信会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不断提高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让更多消费者从中受益。”

消费金融契机

此次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塑造未来经济”。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中国作为新型经济体之一,为更好的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明确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将会逐步从出口转向以内需拉动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应运而生。

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超过400年发展历史的消费金融业务,在满足普通居民的消费需求、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以及拉动内需、平衡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近一半的耐用消费品购买是通过消费金融实现的,不仅直接提升了销售商的业绩,同时为生产商乃至国民经济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Jiri Smejc表示:“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扩大内需,消费金融行业能在这方面带来益处。消费金融不仅能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购买力,还使金融体系更加多元化。消费金融主要针对那些没有信用记录和银行账户的消费者,也为银行开发了更多的客户群体。”

捷信于2004年进入中国,在2007年12月正式在广东省启动消费金融业务,在深圳设立了第一个中国运营后台,搭建了国内领先的金融数据处理和业务支持平台,通过与全国零售商建立战略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店内无担保信用贷款服务。2010年12月,银监会首批四家消费金融试点企业之一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在谈到消费金融对塑造中国未来经济的作用时,史国奇(Michal Skocil)表示,“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是契合的。作为朝阳产业的消费金融,在拉动个人消费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首先,消费金融业务主要服务于商业银行无法惠及的中低收入客户,而这部分消费者有着很大的消费潜力和购买欲望,并将会逐渐成长为中国社会新的消费主体。消费金融服务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来改善生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服务不光培养了这部分人群的信用意识,也提升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

将加大长期投入

对于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史国奇先生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迅速。我们可以从一组数据上看出,从2005年到2010年,中国的消费信贷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5年的增速将继续维持在25%左右,到2015年总计为21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规模的市场为整个金融行业,尤其是消费金融业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但我们同时也面临一些瓶颈,比如,中国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的培育、消费者的教育都需要较长时间,相关政策和法规还在建设中,所以这就需要消费金融机构在试点经营的过程中努力完善自身。”

记者了解到,自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建立以来,捷信集团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的力度,从引进其母公司PPF集团在欧洲消费金融领域领先的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技术,不断优化后台系统,到采用现场人像采集等举措,完善申请流程和审批机制;同时还委任了其母公司PPF集团传讯负责人Milan Tomanek出任捷信中国的政府及公共关系总监,旨在更快地推动捷信在中国的消费金融业务拓展。

截至2012年7月,捷信中国拥有员工6000多人,业务范围已扩展到广东、湖南、湖北、山东、四川等5个省份的60多个城市,以及重庆、天津两个直辖市,与苏宁、国美等全国9000多家零售商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开设服务网点共计14000多个。

“在中国,我们根据不同地区的各类消费者的特定行为来制定战略并合理实施,这与我们在其他国家的经营模式相比有些不同。我们很多产品就是为中国工薪阶层的消费者量身定制的。”史国奇称。

谈及捷信在中国的下一步发展规划时,Pavel Vyhnalek表示:“中国市场在捷信亚洲乃至全球的发展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一家全外资非银行类消费金融公司,捷信将致力于在中国走出一条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为此,捷信会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不断提高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让更多消费者从中受益。”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新闻中心总监兼资本市场部主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