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确实在欧盟与其他国家关系的特性、强度及发展中发挥影响力。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波兰时,奥巴马只访问了欧洲的四个国家,他一共只对外国出访过9次,美国已经承认了波兰的影响力。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在他跨大西洋出访时,对波兰进行了访问,这也强调了波兰的重要性。
我们的地理位置在过去的经历中一直是个祸根。现在我们逐渐把它作为一种恩赐。波兰可以成为新、老欧洲的桥梁,连接东西南北的要冲。
如同中国,我们相信友好、稳定的邻国关系至关重要。通过与维谢格拉德集团成员国的共同努力,我们自豪的制定了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我们希望中国会成为“信息与协作组织”的一员,这个组织更为人知的名称为“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之友”。
欧盟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我们的关系对世界经济稳定至关重要。公平性将是全球化未来和欧盟-中国关系的决定性因素。问题是平等的竞争条款能否被接受,或是否有人会试图损害平等竞争。假如有一种病毒能够严重破坏世界经济,损害过去三十年所取得的巨大发展,那这种病毒就是“转基因”的贸易保护主义。这种病毒比过去更难诊断因为它不仅涉及贸易关税。今天,保护主义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如:出口补贴、规则壁垒、侵犯知识产权。这意味着保护公平合理的游戏场成为欧盟和中国必须参与的最重要工程。
我们,欧盟和中国所需要的是更适合我们抱负的,并且反映我们不断增强互相依赖的合作机制。我们自2007年就“伙伴与合作协议”进行谈判。我相信现在正是签订该协议的好时机。这样一个全面、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在我们的合作遇到棘手问题时将会派上用场,以帮助我们取得突破,并在其他关键领域创造新入口。公共采购的互相开放性,对欧盟将特别有益。波兰在这一领域内对中国公司的开放领先于欧盟,即使在此过程中出现过意外问题。
波兰和中国有很多共同点。两国都位于东西南北各方的十字路口。我们有过被其他列强统治的苦难历史。19世纪,当波兰被瓜分而从地图上消失时,波兰人民保持了对中国的巨大同情和尊重。我们共同拥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惨经历和记忆。今天,我们经济的活力与现代化的积极性同样齐头并进。我们双方都希望利用我们的页岩气储备,分享我们在开发与生产中的经验。
过去20年的经济社会转型把我们双方拉得更近。中国和波兰都是勇敢的现代化改革者。波兰也许没有同等的经济发展增速奇迹,但我们认为我们也是成功案例。如同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强国,波兰是地区强国。最近《华尔街日报》市场观察的一篇文章把波兰称为欧洲的新老虎。
经济上,我们改革首要的任务是释放人们的企业家精神。我们把大部分国有资产交到个人手中。我们现在有167万家注册公司,其中99.8%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67% 的工作岗位,并创造了约半数的GDP。华沙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1年,已成为中东欧最大的交易所,领先于维也纳等成熟市场。自开端之日,我们就建立了谨慎的措施,避免过度借贷和将来的麻烦。措施之一就是1997年通过的《宪法》中引入了前所未有规定国债界限的条款。保持债务低于GDP60%以下,帮助波兰避免了2008年以后的世界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波兰不需要任何量化宽松、增发货币或刺激政策等措施。
但是成功不是事先注定的。中国和波兰都需要进入现代化进程的下一个阶段。你们在讨论重塑经济模式,我们在探索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我们两国都要在价值链上提升。创新、品牌创造、技术进步在日益拥挤的国际环境中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必要。你们有十二五规划,而我们有波兰2030年长期战略。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利用新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作为现代化的工具。法治、监督机构、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和商业化,以及地方政府自治改革和城市化,在这些领域我们都可以找到令彼此获益的经验。
不论我们之间差异如何,加深我们的战略伙伴关系都令我十分激动。我坚信建立一个波-中政府间委员会是推动各领域合作的重要步骤。这种机制有潜力成为我们政府机构和企业代表的最重要的交流平台之一。今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波兰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温总理在经贸论坛上的发言表达了中国推动双边贸易平衡增长的承诺,力争在5年内翻一番。我们不应让这一势头减弱。我们双方需要在经济、工业、基础设施、科学和技术合作方面确实产生“特大丰收”——这是引用家宝总理的话。
我们已经完成了最困难的任务。中国成语如是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呵护双边关系,不要让忽视破坏双方合作和文化开放所能收获的利益。
(本文系波兰外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在“中国-欧洲:新时代的新途径”,中国-中欧4国智库圆桌会议上的开幕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