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缘 全球首只可交收的人民币期货将于9月17日开始在香港交易所挂牌,首批产品为美元兑人民币合约,每张金额为10万美元,按金为7930元人民币,共有7个交易月份供选择。
港交所衍生产品市场总监黄栢中昨日向本网记者表示,人民币期货为今年港交所最重要的衍生产品,亦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里程碑:“其他的人民币产品都是在对赌汇率,并不涉及本金交收,但此次港交所发行的人民币期货最终会交收本金,给贸易商、投资者等有实际货币需求的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风险助推
早于2011年初便有传闻港交所在筹备人民币期货的相关程序,为何在本季推出?港交所交易科主管戴志坚指,相比过去05年汇改后人民币“只升值、不贬值”的单向走势,今年贬值预期升温,波幅增大,贸易商和机构投资者风险控制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现在市场心态已经改变,我们和很多企业、机构谈,他们都有汇率对冲的想法。”戴志坚补充道,现在市场共识为人民币已很接近均衡水平,未来汇率波动将在某个区间内摆动,给有实际兑换需要的机构带来风险。
衍生产品市场总监黄栢中举例指,很多内地制造商收入是美元,成本为人民币,近年深受人民币升值之苦,通过人民币期货可抵消潜在的升值风险。相反,若投资者持有大量人民币资产,担心未来会贬值,亦可通过人民币期货来对冲。
首支交收产品
在人民币期货推出前,市场通常用NDF(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做汇率对冲,此外,香港的中资银行亦会提供量身定做的结构性产品。
戴志坚强调,港交所此次推出的人民币期货最终会做本金的交收,既能满足贸易商最终兑现货币转换的需求,又能帮助投资者对冲汇率风险。而其他交易所或庄家只能提供非交收的人民币汇率产品,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最终仍需要在现货市场买入所需货币,风险和成本都相应增加。
中资银行尚缺位
具体执行方面,港交所已委任星展银行(原名为新加坡发展银行)、美银美林及汇丰银行为市场庄家(market maker),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具体规则为,上述三家银行将为所有合约月份提供买卖双方的持续报价,每边至少为10张合约,且差价不可高于0.003元人民币。值得留意的是,中资银行并未出现在庄家名单,特别是作为香港人民币业务唯一清算银行的中银香港。
据港交所公告,首批人民币期货合约共有7个月份供选,到期月分别为今年10月、11月、12月、明年1月、3月、6月及9月。每张合约按金为1.3%,即10万美元的合约按金为7930元人民币。戴志坚解释指,结算公司之间的最低按金要求是合约规模的1%,而人民币期货因波动相对其他衍生品小,风险不算高,按金比例可以订得较低。
港交所发行的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合约具体细则如下:
合约金额:10万美元
每格价格变动:10元人民币
合约月份:现货月、之后三个月及三个季月
交易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4点15分,跟随香港假期休市
结算价:最后交易日上午11点15分香港财资公会公布的即期汇率
交易费:每张合约8元人民币
未平仓合约限额:500张,相当于2亿美元
庄家:星展银行、美银美林及汇丰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