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写《蒋经国传》时,蒋经国生命中两位极其重要的人拒绝接受访问,一是蒋经国的夫人蒋方良,另一位是李登辉。为什么?
答:我认为,蒋方良是一个天生害羞的人。据我所知,至今为止,她从未接受过任何采访,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宋美龄也不接受任何采访。
问:《蒋经国传》你花了3年时间写,《蒋介石传》花了5年时间。是不是写蒋介石更难?
答:写这两本书最大区别在于,我没办法查阅蒋经国的日记。他的日记,我记得是最近才对外开放。此外,认识蒋经国,还活着的台湾前官员和在大陆的人,要比认识蒋介石且活着的人多的多。
问:《蒋介石传》英文版出版的时候,蒋介石日记还未完全公开,这影响你的观点吗?
答:我不这么认为。2008年下半年,当这本书拿去出版社时,蒋介石最后一批日记依然没有开放,我们在2009年才得以看到这些日记。我很高兴看到这些最后公布的日记没有改变我在第一版中进行的解释和假设。在之后出版的平装本的附言中,我对这些日记进行了说明。
问:不少学者都写过蒋介石,你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写作?
答:之前的传记对我都很有帮助。
问:《蒋介石传》是哈佛大学出版社资助你写的吗?是不是因为你写的《蒋经国传》深受好评?
答:哈佛大学出版社建议我写这本书,如果我同意,他们则提供版税。我知道这个工程需要大量的旅行以及研究和翻译工作。如我在书中的“致谢”里所写的,三个私人基金会也资助了这个项目。
问:《蒋经国传》是台湾的《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资助的吗?你对他印象如何?
答:是的,《中国时报》很大程度上资助了那本书的出版。在书的“致谢”中,我写了余先生如何承诺的。他说将不会对我的写作做任何干预,也不会对书做任何改动。在这个条件下,我才同意写那本书。他信守了他的诺言。我和他只有一次短暂的见面,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一个聪明、安详,充满善意的人。此后,我对他在大陆时期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印象。
问:《蒋介石传》的台湾版和大陆版有区别吗?
答:对于简体版,我同意了极小的删除,但至少98%的内容要和英文最终版的内容一样。修改不像删除那么明显和重大,比如说用“台湾当局”替代“中华民国”的说法。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他们有机会读到他们从未读到过的另一个版本的历史。或许有些人不同意我所列举的一些事实,或是我对一些事件的解读。但这应当引发出一个健康的讨论,并有助于寻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