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是再好不过的方式。因为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高,不仅仅能让你存活下来(即使是微利,甚至小幅亏损),还会在市场成熟期产生几何级数的效应。这是联想看到的市场,即便它现在的确是增收不增利。
但这依然是联想最大的隐患之一。毕竟智能终端发展会趋于微利,手机硬件注定会像PC一样碰上“天花板”,联想需要学会持续地去经营用户。
刘军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眼中的商业模式就是“硬件+软件+云”,这意味着联想需要构建适合自己的生态链。
联想早期的战略是借助Android打造自己的封闭生态链,吕岩曾说,“虽然苹果的 App Store号称有10万个应用,但其中用户下载比较多的也就1000来个应用,这说明用户喜欢的还是那些精品应用。”
互联网观察家Keso当时在博客中则写道,App Store的热门应用是基于20万个长尾应用产生的热门,而不是苹果人为设定的热门。换句话说,没有长尾,就不会出现任何有意义的热门。“无节制地预装应用,表面看似乎是遵循‘傻瓜原则’,方便用户,但实际上这种预装大大降低了‘应用商店’的价值,最终降低了手机的使用乐趣。在苹果已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的时候,联想却期望通过讨好那些互联网大佬,来获得大佬们对乐Phone的全力支持。”
刘军接手MIDH后,这一理念就完全改变,一个大的调整就是把生态链从封闭变成开放。于是,去年底举行的“联想移动互联开发者大会”更像是一次自我修正。
在那次大会上,联想发布了极具战略意义的“乐云”。而且还提供了从SDK、支付结算管理系统到多种支付通道端到端整合的方案,来支持应用的付费下载,帮助开发者构建“免费+广告”之外的盈利模式。
联想甚至设立了乐基金这样的金融杠杆,鼓励开发者在联想的手机平台上开发应用。“扶持开发者并不只是帮助他们开发应用和推广应用,而更应该帮助他们持续成长,在资金和资源上予以支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发布了乐基金。”
据贺志强透露,截止到去年底,乐基金已经受理投资申请1000多个,深度面谈了200多个项目,18个项目进入决策流程,累计直接投资和带动跟投的资金达到了6000万元,还推动了一些被投企业获得了第二轮融资。
正是这些逻辑的改变,给联想带来的直接收益便是乐商店的下载量在上个月已经达到了一亿次。
坐拥中国市场,让刘军有了足够的底气,“我觉得我们很特别,联想是国内品牌里最国际化的,同时也是国际品牌里最本土化的。”而且它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我们现在的市场还主要集中在一到三线,四线以下的市场可能会有更大的机会。国外市场也会逐渐开展,今年会开始在印度、俄罗斯这些新兴市场推广我们的产品。”
但是,他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大。未来五年投资160亿元的武汉基地已经启动,这是MIDH的大本营。杨元庆给定的目标是:“它的产品将要覆盖全球,到2014年,年销售额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有望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而柳传志在去年底“卸任仪式”上的打趣也还在刘军耳边萦绕,“联想口袋里还有那么多钱,所以在品牌和刘军(MIDH总裁)身上,元庆很舍得花。”他怎么可能没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