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实习栏目 >
暴雨再次来临前该做的反思
导语:下水道的修缮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问题,但预警机制可以完善。

匡小颖/文

7月21日,北京发生暴雨到大暴雨天气,为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最大降水量。暴雨引发房山地区山洪暴发,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截至22日17时,在北京市境内共发现因灾死亡37人。其中,溺水死亡25人,房屋倒塌致死6人,雷击致死1人,触电死亡5人。

 笔者“有幸”经历了这场灾害,一路上收获颇多。

7月21日晚,训练营C组成员聚餐。从家中出发时,雨势并不大,但下车后几分钟的步行之路就被雨淋了个透。见到组员,一杯啤酒,一只羊蹄,淋雨的事便也抛到了脑后。

8点,当我们离开饭店,雨势丝毫没有减弱。我和张典特点幸运的几分钟便等到了回家的公交。张典在几站后便下了车,而我也悠哉的看着窗外被车冲起来的水花,丝毫没有预料到接下来的坎坷经历。

悲剧来了,一位乘客询问列车员到不到清河站,而我错听成到了清河站,匆忙下车发现下错了站。50分钟后,我依然没有等到刚才乘坐的那路车。一个小时后我坐上了其他车,中途下车步行一段距离后准备换乘。1个小时10分钟后,居然等到了我一直在等待的那路车。然而悲剧再一次降临,在我即将到达清河站时,车堵在了路上。最终,我到家的时间是凌晨两点。

6个小时的旅程,让我能够反思很多东西。很多预警措施是能够避免此次灾害带来的损失的。首先,以往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手机总会收到提醒。但此次暴雨,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收到“温馨提示”。北京市气象局回应称,移动联通发预警短信存在技术障碍。移动联通纷纷回复否认此事。坐火车时,初到某个城市都会收到城市的介绍,预警短信又怎会收不到。我相信,如果市民都收到了预警信息,那么出行的人数将会大大减少。

第二,我所乘坐的379路公交车调度存在问题。其实不仅379路,当天的公交车运行频率要比平时少了好几倍。当天下午4点半出门时,我就等了半个多小时没有等到379路,最终坐了419路公交车。回来的路上两辆379路间隔一个小时,途经公交车站等待人数并不比平时少,甚至比平时多。大家都在暴雨中等了很久很久。

第三,路况信息没有利用已有设备及时更新。我所乘坐的第二辆379路公交车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接到任何关于前方积水的通知,而在堵了很久之后司机自己打电话询问前方车辆才得知具体情况。而且我所经过的高速公路上方显示牌显示的只是“雨天路滑、小心驾驶”这类的废话。如果路况信息显示在这里,司机也不会直接将车开进“死胡同”里。

此次暴雨带来的损失很惨重。下水道的修缮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问题,但预警机制可以完善。如果在下次暴雨来临之前能够把预警考虑的更全面,那么灾难带来的损失将会被控制到最低。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