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徐尧/文 6月19日,皮克斯电影《勇敢传说》(Brave)在全球上映了,这部电影的场景设置在了古老的苏格兰地区。笔者在观看电影之前就提前听到了片中的配乐,立即被其中浓郁的苏格兰风情所吸引了。出生并成长在苏格兰的电影音乐大师帕特里克·道尔(Patrick Doyle)为这部电影操刀再合适不过了,观众也许此前从《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猩球崛起》等片中已经对他很熟悉了,但在笔者看来,这次道尔主打苏格兰风情的音乐是前所未有的精彩。
其实苏格兰一直是古往今来作曲家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这片土地之所以为人向往,其原因不仅是那里的风土人情,也由于它伟大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征服了山脉与森林的苏格兰人以骁勇善战闻名。公元前1世纪,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发动了对大不列颠岛的攻击,他们轻易地征服了英格兰,却被勇猛顽强的苏格兰军队折磨得苦不堪言。尽管罗马帝国最终消灭了苏格兰的大部分军队,凯尔特人几乎遭遇灭族,但罗马人没有勇气占领这片土地,而是用长城将之隔离开来。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后,苏格兰内部的民族逐渐融合,形成了统一的王国,随后又与南方的英格兰顺理成章地合二为一。
1829年,20岁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应邀去英格兰演出,之后去苏格兰游览,此后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并立即开始动笔写作《苏格兰交响曲》。“日近黄昏时,我们来到霍里路德堡,玛丽女王居住、恋爱的地方……我今天就在这间古老的房子里,找到了《苏格兰交响曲》的灵感。”一直以乐思如泉涌闻名的作曲家一反常态地对之格外精雕细琢,竟然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直到1842年才最终出版,门德尔松将之题献给了上任不久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爱乐者几乎无人不爱这首交响曲,尽管篇幅不长,却几乎写尽了苏格兰的历史,从沧桑的引子开始到欢腾的结尾,令听者从头听到尾,欲罢不能。
在这次旅途中,门德尔松还写下了一首更为精巧的作品。在苏格兰西部无人居住的赫布里底群岛里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洞穴,每当惊涛拍击时就会发出怪异的声响。门德尔松游览此处时被芬格尔山洞壮观的美景和声音深深地震撼,随后就写下了这首《赫布里底群岛》交响序曲。只有短短七八分钟的音乐却如同一幅精妙的油画,由远及近,层次分明,美不胜收的景致全部浓缩在内。其实门德尔松确实是一位优秀的业余画家,他的画作展出在德国莱比锡,每每令观者产生与他的音乐相似的感受。
1880年,德国作曲家马克斯·布鲁赫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并题献给了一代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这部作品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为竖琴赋予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在苏格兰传统音乐里,竖琴是最重要的乐器之一。这部作品里大量引用苏格兰民歌,既有对其历史可歌可泣的吟诵,也有对这片土地毫无保留的赞美,感人至深。这也是笔者最喜欢的小提琴协奏曲。
笔者最近听到的一部“神作”是英国作曲家格兰维尔·班托克的《凯尔特交响曲》,这位与马勒几乎同时代的作曲家是配器大师,常常别出心裁,比如在这部作品里动用了多达6部竖琴,却仅仅使用了配置单薄的弦乐队。正是这样的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令笔者深受震撼,对风景如诗如画的苏格兰高地又增添了几分好感。尽管受条件所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亲自游览,但只要徜徉于音乐中,我们同样可以去最向往的地方“神游”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