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晓丹 时隔六周后央行再次进行逆回购操作,并且规模大幅提升。千亿逆回购效果明显,短期银行间市场利率涨幅明显缩小。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先逆回购再降准’的政策组合很可能再次出现。”
上周二、四常规的正回购操作被暂停,取而代之的是两次规模分别为950 亿和300 亿元的14 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4.2%和4.15%。
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运用逆回购来调节短期资金,将眼前的资金压力平滑到一两周后,且往往伴随在不远的将来便会实施降准,以解决累积的资金问题。此次14 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到期日在7 月上旬,合计1250 亿元,同时7 月份的央票和正回购到期量合计只有1,510 亿元人民币,公开市场资金投放量大幅缩水。
潘向东分析,“考虑到7 月资金供给缩水(到期资金规模减少、外汇占款低位),同时需求增加(贷款需求趋增、准备金补缴增加、财政缴款季节性增加),‘先逆回购再降准’的政策组合很可能再次出现。”
同时,CPI的连续回落也给货币政策调整准备了空间。上周农产品价格保持平稳,蔬菜水果下跌,肉类和水产品价格上涨。按照商务部所给出的食品分类价格,我们计算得到蔬菜、鸡蛋、水产品、粮食、食用油和肉类上周保持平稳。截至6 月第三个星期,农产品价格在6 月份下跌拉低了CPI 约0.24 个百分点。
潘向东预测,“6月份CPI同比增速约为2.5%,波动范围在2.4%-2.6%”
因此,潘向东认为,“政策方面现阶段以保增长为主,快速下降的物价给予了政策操作的空间,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下调可期,并且利率工具可能再次使用。”
7月1日发布的6 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为50.2。虽创今年新低,但环比0.2 个百分点的降幅远低于上月的2.9%,且低于6月环比变化的历史中值,反映出工业经济下滑的势头已有所减弱,“稳增长”刺激政策或已起效。潘向东预计,“政策效果将会在三季度集中显现,届时经济有望触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