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观察家 > 专栏 >
最早的微博预言
导语:她在自己的网上,为朋友“微博”写下有史以来最早的四篇“微博”:“好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正是这四篇微博,让“微博”立即得到许多关注,乃至万众瞩目,最终得到了他的自由并改变了他的命运

 

by文婧
         朋友去拜访一位大学教授,教授带他到附近的咖啡馆,进门时服务生柔声说:“你好夏先生,欢迎光临!”教授告诉朋友,他是这家咖啡馆的会员,就因为他们能记住他的姓氏,让他在外人面前很有面子,所以才办的会员卡。类似的服务已比较常见,如登机时空乘人员会记下金卡和白金卡会员的名字,方便称呼;再如一些酒店前台,单凭电话里老客户的声音,便能认出对方是谁等等。
         说白了,能得到多少回报,先看你肯在客户身上花多少工夫。在《ZARA:阿曼修?奥尔特加与他的时尚王国》里,ZARA总裁阿曼修去以色列考察市场,他在当地各类店铺整整呆了三天,仔细研究环境,看顾客有何细微需要,深入每一个细节。正是在他这种领导下,ZARA拥有紧随潮流的服装、照顾周到的门店和大众轻松消费的价位,并成为英迪泰克斯的旗舰品牌,位居2008年世界服装零售业之首。
        不仅时尚圈,各行各圈真正的好服务大体可归因于:专业和用心。专业的关键是在服务尺度上恰到好处。走进一家服装门店,服务员激动地迎上来问好,之后寸步不离跟着,给顾客徒增压力。而有的服务员则冷漠消极,给人的印象比前一种还糟。根据欧洲零售业的权威研究报告显示,最好的服务莫过于服务员问好,客人开始选购,服务员远远跟着,给其留下安全距离,但客人一有需要则迅速回应。
        想起来,京城很多消费场所,往往不够专业,赢了硬件输了软件。有次和朋友从银泰购物中心出门,门童远远看到我们,竟假装没看见,走向了大门的另一边。同去的朋友甚为尴尬,自嘲是否有不得体之处,言语间,我们后面紧随而来一堆人马,门童照旧装看不见,踱着悠闲的步调去了更远的台阶处,留给大家一个华丽的背影,叫人心碎。
        在澳门时总感慨他们的酒店服务上乘。进出大门,50多岁的门童不管身在何处,总急速跑来,拉开门90度鞠躬静候宾客。代叫出租车时,客人在大堂休息,车来时,门童会把你送到门口,再目送着你上车。等汽车启动一溜烟开了老远,门童才转身离去。同理,洗手间的好坏,电梯速度的快慢,停车场车位的大小都可以反映一家公司服务的品质,就好像地铁指示牌和马路路标是一个城市市政建设贴心的标志那样。
        至于服务的用心,在《ZARA:阿曼修?奥尔特加与他的时尚王国》中,一位ZARA的设计师解释,这个品牌最大的成功在于它能够迅速捕捉和阐释顾客的喜好和心情变化。《Spirit to Serve Marriots Way》里也说过,万豪集团最关心的是自己对顾客情感和心理的体察,非常看重服务人员的同理心和细致周到。
        我在国内一家鞋店,曾看见服务员帮顾客试穿时,每次都认真地半蹲下来,亲手把高跟鞋穿到顾客脚上,领着她去照镜子,说着诸如“这双鞋搭配浅色裤子好看”,“那双更适合短裙”之类的建议。后来到其他商场看到这家牌子,试鞋时不同的服务员也如此,可见是该品牌统一要求。作为国产品牌,大有挥戈海外的意味。
        去年在佛罗伦萨一家位置偏僻的餐馆吃饭。微微咳嗽,马上有杯水递来。胡椒洒到手上一点,立刻有湿巾递上。用餐时家人提起生日,碰巧被他们的华裔服务生听到。10分钟后,餐厅灯灭,勃拉姆斯的《圆舞曲》响起,烛光中厨师长送上蛋糕和一款心形巧克力。这还不算完,他们留下了家人的联系地址。回国一年后的今天,我们意外地收到了他们的生日卡片,里面写了很长一段问候和祝福。
        其实,商务人士的情感都很脆弱,肯花钱买的,总是点亮红尘的明媚服务,而非令人心碎的门童背影。

 by罗四鸰 

有史可稽,最早的微博发自一个叫北布鲁克林的村庄的谷仓内。60年前,在美国缅因州艾伦海湾的北布鲁克林村庄,有一个很大很古老的谷仓,有一位叫“微博”(Wilbur)的天真烂漫的家伙,被关在里面。他试图逃跑想获得他的自由,但最终被捉了回去。他想改变自己被屠杀的命运,最终只能在孤独的夜晚独自绝望。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朋友夏洛,一位天生的网管和了不起的网民,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夏洛把自己挂在网上,想呀想呀,想了一个夏天,终于想出了搭救她的朋友办法。她在自己的网上,为朋友“微博”写下有史以来最早的四篇“微博”:“好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正是这四篇微博,让“微博”立即得到许多关注,乃至万众瞩目,最终得到了他的自由并改变了他的命运。

要查证这段历史非常容易,因为谷仓的主人E.B。怀特将这段历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夏洛的网》,最近,为了纪念《夏洛的网》60岁生日,哈珀·柯林斯出版社还特别推出一个纪念版,美国童书作家凯特?狄卡密欧撰写前言。2004年,狄卡米欧凭借小说《人鼠之恋》获得美国儿童文学最高奖纽伯瑞奖,这也正是《夏洛的网》出版第二年后,怀特所获得的荣誉。狄卡密欧写道:“这本书的魔力在于:在它的书页中,有一些可怕的事情,一些难以忍受的事情发生了。然而,我们忍受了这种难以忍受的东西。而且,最后我们甚至感到欢欣。”编辑乌苏拉?诺德斯特姆宣称,她没有改一个字,尽管她曾建议将其中一章的题目从“夏洛之死”改为“最后的日子”,不过,作者怀特并没有听从她的意见,坚决不改一个字。

在新增加的前言中,狄卡密欧还说道:“我不会说它是一本‘童书’,我想它是一本可以给任何人——成人和孩子看的书,他们都可以从中领悟到些东西。”重看这本书时,我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预言,形象地讲述了今天在中国微博上发生的一些故事。黑暗中,“微博”倍感孤独,一个声音问他:“你想要一个朋友吗?”这个朋友便是夏洛。正是这位朋友夏洛成为了“微博”的守护神。当“微博”知道了人类“最可耻的诡计”,将他养胖然后杀死他,把他变成圣诞的腌肉和火腿后,不禁嚎啕大哭:“我不想死,我想呼吸甜美的空气,躺在美丽的太阳底下。”“谁能救我?”他的朋友夏洛回答:“我。”于是,了不起的网民夏洛在自己的网上为“微博”写下四篇微博,从而改变了“微博”的命运。而今,我常常在微博上发现这样的微博,它们柔弱而又坚韧,简短而又睿智。微博上的“夏洛们”如谷仓中的夏洛一样,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几乎没有外人可以知晓夏洛与“微博”的秘密。然而,如同怀特最后所写到的,在获得自由、有了生命保障的“微博”心目中,无人可以取代夏洛。在我看来,这便是如今微博的意义与原则所在,正是有了许多无数的夏洛,微博在我看来,变成一个温暖的存在。

实际上,比《夏洛的网》还要早三年,怀特还说出了另一个著名预言。1949年夏天,怀特为《假日》杂志写了一篇其最为著名的散文之一《这就是纽约》,在文中,怀特指出那时的纽约,“就像一首诗:它将所有生活、所有民族和种族都压缩在一个小岛上,加上了韵律和内燃机的节奏。曼哈顿岛无疑是地球上最壮观的人类聚居地”,然而,“在可能发动袭击的狂人的头脑中,纽约无疑有着持久的、不可抵挡的诱惑力。”作为一位纽约出生长大的纽约客,怀特敏感地体会到:“纽约最微妙的变化,人人嘴上不讲,但人人心里明白。这座城市,在它漫长的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毁灭的可能。只需一小队形同人字雁群的飞机,立即就能终结曼哈顿岛的狂想,让它的塔楼燃起大火。”52年后,怀特的这个可怕的预言变成残酷的现实,此时,离怀特在夏洛与“微博”的农场去世已经16年,人们似乎并没有记起他半个世纪前所发出的预言。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