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
在当下社会,有很多人叹息孩子们身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了自私、自大、漠视亲情、任性和懒惰贪吃等坏毛病,并发出各种各样的担心。但其实孩子身上所有的不如意与负面,往往都能够从大人的世界里找到“病根”。当我们在感叹孩子们的种种缺点时,是否反思过大人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示范和氛围?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否提出了除了考试成绩之外的其他要求?
——《新京报》
“正能量”不能是粉饰太平,我们也不该给孩子虚构一个玫瑰色的世界,也不该向孩子隐瞒现实的丑陋和危险。“你所站的地方,就是中国!”社会的向善向恶,我们并非无力作为。在这个儿童节里,每个成年人都该想想:我们为孩子创造了怎么样的一个世界?
——《东方早报》
快乐需要制度的刚性保护,更需要人性的柔性呵护。让孩子做快乐的梦,关键还在于,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懂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孩子更需要以极大的悲悯与情怀去关照。可以说,不让人性与伦理丧失成为对孩子身心伤害的重要原因,是每个人必须恪守的人格底线。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仍然还是存在一些人性泯灭的现象,一些自私的个体甚至面对自己孩子都是一脸冷木与麻木。
——《华西都市报》
在城市里,硬化的地面让孩子们接不上地气,孩子们和上班族一样,生活也成了两点一线;在农村,留守儿童离开了父母,让他们写和爸爸妈妈比童年,真不知他们该如何下笔。给孩子一个疯玩的童年,给孩子一个不用比爹、不用把赚钱的愿望写到作文里的童年。
——《南方都市报》
高铁山寨哈芬
既然很多高铁工程都已经使用了哈芬槽道,有关部门有没有察觉这其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那些已然竣工通车的高铁线路又是如何通过通车验收的?使用了不合格槽道的高铁工程,又将如何确保安全无虞?希望铁路部门开始的调查能够给这些问题一个负责任的说法。
——《新京报》
高速铁路并不是一般的铁路,以速度为依托的高铁对于中国区域间连接,改变社会经济生活交往现有格局都有着重大意义,对于当今中国来说,建设高铁也基于极强 的现实需要。高铁运行的安全性当然是第一位的,事实上其他交通工具也是这样。在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如果高铁不能充分发挥速度优势,既限制了高铁应有的 作用,也可能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长江日报》
反腐败
不是对腐败“零容忍”,而是“要控制到民众允许的程度”,这种论调,涉嫌为一些贪官心中那种“适度容忍腐败”进行背书,也给一些贪腐失范的权力创造更多利益掠夺的舆论空间。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