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慧晶 5月13日,西南财经大学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首份针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微观金融调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高达77%的炒股家庭没有从股市中赚钱。同时,中国家庭的金融理财工具十分单一,对衍生品和债券市场的参与率尤其低。
报告显示,在参与炒股的家庭中,盈利家庭占22.27%;盈亏平衡的家庭占21.82%;亏损的家庭比例高达56.01%,由此可见,高达77%的炒股家庭没有从股市中赚钱。报告认为,这与股市的“二八效应”是吻合的。
同时,报告还显示,没上过学的被调查者在炒股中盈利的占33.33%,小学37.04%,而大学本科的受调查者中,盈利的只有19.31%,硕士研究生为22.22%。可见,高学历与炒股赚钱效应并没有必然关系。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梨认为,这个结论与调查的时间点选取有关系,如果是在2005年做这项调查,可能赚钱的人更多一些。清华大学教授李道葵对股市的看法则十分乐观,他表示,现在证券市场的改革终于抓住了股市最大的弱点,就是公司治理,这是核心之核心。所以,如果这些正在出台的各项措施能够比较及时的落实的话,中国的股市还是非常光明的。
另外,报告还显示,中国家庭对股市的参与率是8.84%,对债市的参与率是0.77%,对基金市场的参与率是4.24%,对衍生品市场参与率0.05%,对金融理财产品的参与率1.10%。报告认为,这与我国衍生品和债券市场发展落后的整体状况是相吻合的。
总体来看,中国家庭的主要财产配置都在无风险资产上,如储蓄、国库券、现金等。而在风险资产上的投入平均只有9.98%,其中,城市家庭风险资产占比为14.67%,农村家庭风险资产占比为6.68%。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是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基本状况,为国内外研究者提供研究中国家庭金融问题的高质量微观数据,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