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 1993年青岛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
在管理提升事件方面:
青岛啤酒在“品牌带动下的发展战略”指引下,持续变革和创新商业模式,通过整合与扩张并举的“双轮驱动”战略,发挥自身品牌、品质、管理、技术等优势,坚定不移地围绕发展啤酒主业,不断做强做大。与此同时,基于系统力的打造,核心竞争力也得到系统提升,为未来跨越式发展夯实了基础。
2011年,青啤公司继续以“战略导向,一体化运营,强化行业领导地位;市场拉动,供应链优化,提升系统运营效率”工作方针为指引,先后开展了公司战略、食品安全、财务、IT管理等专业领域管理工作,积极推动下属子公司开展管理评估工作,完善的内控机制合理保障了公司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等内控目标的实现。通过组织变革、管理体制变革乃至文化变革全面、系统地平衡治理体系和管理体系,使得组织架构、商业运作模式、管理机制、财务运作、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都能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在提高战略执行一致性和价值链运营协同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支撑公司发展。
在社会公益活动方面:
青岛啤酒向来把社会责任放在发展首位,以“社会价值永远高于企业价值”为经营理念,在做强做大的同时,积极推动中国慈善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截至2011年,青岛啤酒•QSL青少年体育发展基金在山西、河北、西藏、甘肃、湖南、广西六省中陆续开展,捐赠使用570万元,捐助学校117所,捐赠各类体育园地设施、电脑教室2000套,为六万贫困地区学子带去了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和梦想。
此外,通过“青岛大学—青啤育才奖学金”、“青啤英才奖学金”,“青啤优秀园丁奖”等助学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共向1000余名优秀青岛大学学生发放奖励金113万元;向1000余位中小学优秀教师发放奖金144万元。
青岛啤酒连续多年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累计捐款额达80余万元。连续多年支持青岛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的针对农村残疾困难群体的安居工程,目前已累计捐款198万元。
青岛啤酒资助贫困儿童,帮扶困难职工,关注社区和公众。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敬,六年登榜年度“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三度蝉联荣获“最佳企业公民”大奖、“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十年成就奖”。
在品牌推广活动方面:
青岛啤酒以“品牌传播”、“产品销售”和“消费者体验”三位一体的体育营销策略。用“激情成就梦想”的主张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为了带给全球消费者更加亲切的国际化、年轻化、时尚化的品牌感受,青岛啤酒不断践行与时代同步的品牌升级战略。
三度成功举办青岛啤酒“炫舞激情”啦啦队选拔赛,以及观球派对、“激情联动深圳 易球迷盛会”等活动,演绎了一场全民体育营销的精彩大戏。2011年,与刘翔、易建联、陈一冰、何姿领衔的中国冠军之队签约,发布2012品牌推广口号——“青岛啤酒,与世界干杯”;继之,与王牌球队迈阿密热火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与世界共享体育的激情与快乐。
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
青啤公司重视新产品、酿造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根据不同消费喜好,推出不同风格的啤酒,继推出奥古特和逸品纯生高端商务用酒外,青岛啤酒2011年首创啤酒风味无酒精啤酒饮料0.00,让消费者随时随地可以放心畅饮。
2011年共承担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青岛啤酒拥有国内企业发酵领域唯一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啤酒生物发酵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不断扩大研发队伍的规模和投入,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地位,为公司品质技术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在绿色低碳实践方面:
青岛啤酒将水资源保护、能源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废物资源化利用作为公司环境管理战略重点,持续完善环境管理组织架构,推行环保岗位标准化配置,落实环保岗位责任制,明确总经理为工厂环保管理第一责任人;细化环境管理考评体系,实行环境事件一票否决项制度。持续推进环境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2011年,我们共投资24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和维护,切实保障硬件设施正常运转。2011年共开展环保管理培训6期,参训人数达660余人次。荣获“2011绿色公司百强称号”、“2011绿金环境奖”、“国际碳金奖”、入选2011“低碳先锋企业”。
其他方面:
2011年,中国啤酒行业首家海外工厂落子泰国,青岛啤酒以“共盈共赢共荣”的价值链及其供应链管理模式、开放创新的文化融合能力、企业运营管理能力在海外落地,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