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PF国有化风波 中石化150亿美元收购遇阻

2012-04-24 07:06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严凯 随着阿根廷政府对该国最大石油企业YPF的国有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对YPF的收购计划也被迫暂停。

西班牙最大的油气生产商雷普索尔(Repsol)公司目前拥有YPF 57.4%的股权。此前,有消息称,中石化已与雷普索尔达成了非约束性协议,计划斥资150亿美元收购雷普索尔手中所持有的YPF股权。

本报获悉,中石化此前与雷普索尔公司签署过意向性协议,并希望在阿根廷市场有所“斩获”。但如今,随着阿根廷政府油气政策的变化,中石化对YPF的收购也转为观望。

“中石化的海外收购一般是由中石化国勘(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来寻求并执行,对YPF这样的潜在收购机会肯定不会放过,之前也确实一直在接触,但目前看来只能暂缓。”接近中石化国勘的人士称。

上游业务一直是中石化的短板,在国内油气资源几乎被中石油垄断的情况下,中石化只能将目光放在海外。今年年初,中石化启动了“十二五”末海外权益油产量5000万吨计划。

国有化风波

记者了解到,中石化与雷普索尔公司签署的是初步意向性协议,并不具约束性。若雷普索尔公司与阿根廷政府的交涉失败,中石化并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面临损失。

4月16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宣布,政府将强行控股该国第一大石油企业YPF,实现国家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扭转该国油气产量不断下降的趋势。

同一时间,有消息称,中石化已经与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签署了非约束性协议,将斥资150亿美元收购后者手中所持有的YPF股权。

事实上,在阿根廷政府对外宣布将实施对YPF的国有化之前,雷普索尔就与包括中石化在内的数家中国公司在进行接触,并计划将手中所持的YPF股权兜售给中石化。

YPF全称为Repsol-YPF,是阿根廷最大的石油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为国有企业。1999年,雷普索尔通过多次购买,完成对YPF的私有化,曾一度持有的股权高达97.5%。

目前,雷普索尔拥有YPF公司57.43%的股份,阿根廷彼德森能源集团拥有25.46%的股份,其他股东和阿根廷政府则分别拥有17.09%和0.02%的股份。

近日,阿根廷政府向阿根廷议会提交议案,向雷普索尔和阿根廷彼得森集团强行收购9656万股和1亿股股份,从而拥有YPF 50.1%的股份,实现国有控股。

最新消息是,阿根廷参议院委员会已经通过了收回YPF 51%股份的法律议案,并将在4月25日交参议院全体会议表决。若获通过,再由众议院表决。

4月17日凌晨,西班牙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阿根廷政府对西班牙石油公司雷普索尔控股的子公司雷普索尔-YPF国有化的“专横”决定。

事实上,阿根廷政府一直不满意雷普索尔公司在该国的投资。阿根廷政府认为YPF对上游投资不足,导致阿根廷国内成品油供应短缺。

为此,阿根廷多个产油省份甚至收回了该公司一些区块的开采执照,且市场屡次传出YPF或被国有化的消息。而YPF则将成品油供应短缺的原因归结为“政策失误”。

据悉,在阿根廷政府宣布强行收购YPF股权后,雷普索尔则提出向阿根廷政府索赔105亿美元,但阿根廷方面表示拒绝。“从目前的情况看,雷普索尔公司与阿根廷政府的关系很紧张。中石化也不得不暂停收购YPF的计划。不过,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变化,现在只能等待。”接近中石化国勘的人士称。

资源诱惑

对于此项收购,中石化官方不予置评。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称,并没有听说过有这次收购。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中石化与YPF的交易量太大,不太可能。此次收购所披露的收购金额,是近年来在国际油气市场最大的一笔。该人士还称,现在就判定此项收购失败还为时过早,毕竟阿根廷政府对YPF的国有化并没有成为既成事实。

有消息人士称,中石化此前希望从雷普索尔手中收购其所持有的YPF股权的交易得到了Repsol公司董事会的支持。雷普索尔也寄望于此项出售来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

据悉,中石化之所以决定大手笔收购YPF,原因在于看好后者在阿根廷闲置区块的开发潜力。阿根廷政府此前一直指责YPF在这些闲置区块的投入不足。而中石化的优势在于,中石化并不缺乏资金,若成功竞购,完全能够满足阿根廷政府要求YPF加快开发力度的要求。

资料显示,YPF上游勘探开采业务主要集中在北非、拉丁美洲、墨西哥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早在2009年,该公司就拥有42亿桶的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

YPF不仅拥有丰富的上游资产,还是阿根廷国内最大的炼化和加油站零售企业。YPF公司旗下有9个炼油厂,在利比利亚半岛和拉丁美洲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此外,YPF在阿根廷还拥有数千座加油站。

事实上,这并非中国公司第一次对YPF发起收购。早在2009年,中石油和中海油曾提出以至少170亿美元收购YPF的全部股权。

当时雷普索尔因现金流紧张,考虑出售YPF,后又因在中东成功融资而未予出售。此外,西班牙媒体曾报道称,中海油准备以91.6亿欧元竞购YPF。

补短板

今年年初,中石化启动了“海外大庆”计划,即到2015年,海外油气资产要达到5000万吨,占中石化总油气产量的“半壁江山”。

2011年8月份,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内部领导干部座谈会上称,中石化应该“尽快把‘短板’补上”。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先把“长板”加长,尽快把“短板”补上,让“长板”和“短板”都变强。

但与中石油相比,中石化在上游业务方面“短板”明显。2010年,中石油原油产量是中石化的2.6倍,天然气产量是中石化的5倍多。

中石化原油对外依存度近70%,这也是让历任中石化高层头疼的问题。但上游勘探资源的缺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弥补的。

而在中石化最强的炼油板块,则可能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傅成玉曾公开称,当国际油价高于90美元/桶时,炼油业务将会亏损。他最大的担忧还有,国际油价将持续在高位运行。

在国内油气资产大部分被中石油占据的情况下,中石化只能将其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在海外上游资源领域,中石化的积极性比中石油、中海油都要高。”上述人士说。

事实上,在此次洽购YPF之前,中石化已经通过收购进入阿根廷市场。2010年12月份,中石化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OXY)签署了收购协议。OXY是美国第四大油气公司。

此次收购已于今年2月底完成交割,共涉及金额24.5亿美元。收购成功后,中石化获得OXY阿根廷公司100%股权,并首次进入阿根廷油气勘探开发市场。通过此项收购,中石化获得了上述公司在阿根廷的23个勘探开发区块。

目前,中石化的海外油气产量占比在40%左右。中石化国勘高级工程师张志刚3月18日曾透露,预计到2015年,中石化的海外权益油产量将达到43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30亿~50亿立方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