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媒体观点 >
今日媒体观点04.10:黄惠事件
导语:老酸奶使用工业明胶 华莱士逝世 补偿不公禁强拆

老酸奶使用工业明胶

企业逐利是天性,监管给力才是社会的“良心”。食品安全领域似乎从来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然而每每“斗法”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媒体冲在第一线?面对明胶之祸,当真相迟到的时候,受害的不仅是正规明胶企业、守法乳业或果冻等厂家,搅乱的更是市场上本已稀缺的公信与秩序。 

                                                                                                       ——《广州日报》

对于这样的消息,央视有必要立即证实或证伪:是不是确实有过这样的调查?老酸奶及果冻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若有问题,是普遍的还是只属个案?

                                                                                                       ——《扬子晚报》

华莱士逝世

只有让舆论监督免予恐惧的自由,才能缔造出“中国的华莱士”。记者的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终归离不开外部环境,尤其是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 当下,舆论监督最需要一件“法律外衣”来激励、规范并保护媒体监督。

                                                                                                       ——《南方都市报》

华莱士曾拒绝担任尼克松的新闻秘书,并答复称:“我还是愿意一辈子当记者。”这或许是华莱士最让人羡慕的地方,他是永远的记者,极富有职业精神。而我们不少媒体从业者几乎都有对公共事务评头论足的欲望,他们自诩最客观、看的书最多时,总会透露出一丝傲慢和偏见,不装深沉甚至难熬过黑色的夜晚。 

                                                                                                       ——《东方早报》

对华莱士的赞誉,实际上是对一种新闻职业精神的赞誉。而也正因为如此,观众赋予了华莱士超长的职业生命。这种职业生命,实际上是这个世界对于事实的追问需求,这个年长的新闻人群体也被美国民众誉为“最值得信任的人”。其实今天世界尽管变化多样,但是从政治经济结构上不变的依然是事实性的基础,舆论监督和追问,创造了公众维护社会秩序的机会。

                                                                                                       ——《新京报》 

补偿不公禁强拆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暴力拆迁尚未被彻底遏制时,司法应当承担起社会的期望,通过完善的程序守住公平的底线。 

                                                                                                       ——《新京报》

强制拆迁作为一种强制执行行为,杜绝和避免其间的违法和暴力现象,关键不在于谁执行,而在于是否对其具备强有力的制约与监督。矛盾是激化还是化解,强拆行为往往扮演着导火索的尴尬角色,此间的关键不在拆迁现场,而在先前诸项工作的准备。 

                                                                                                       ——《南方都市报》

“补偿不公不准强拆”如何保障实现,关键在于掌握话语权的裁决机构能否做到客观公正。法院的裁决能否在公共利益和个体权益之间正确把握平衡,其裁决权是否将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甚至绑架,这些都是能否依靠公正的司法力量破解强拆难题、消弭暴力和对抗的决定性命题。 

                                                                                                        ——《重庆时报》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