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媒体观点 >
今日媒体观点01.30:韩寒起诉方舟子
导语:韩寒起诉方舟子 小品市场 梁林故居被拆 菜刀实名制

韩寒起诉方舟子

寒诉诸司法,这在一个宣示要建设“法治”的社会里,无疑是值得认可和鼓励的。在泥沙俱下的中国网络言论环境中,“韩寒诉方是民案”能否成为一个路标式判决,可拭目以待。

                                                                                                       ——《新京报》

疑韩案中,最可怕的不在少数几个系统“质疑”者,而在于无数跟风盲从者,这些人正如历次政治运动中整别人也往往最后被别人整的惨剧制造商。与他们的先邪一样,他们不懂言论自由边界,不懂所谓公共利益该到哪里止步,毫无半点尊重私权的意识,是否害己尚待将来,而害人已是现实。 

                                                                                                       ——《南方都市报》

与隔空对骂相比,诉诸法律更为理智,毕竟这场论战虽以公共之名,但本质上是私权的维护。在这个盲从的时代,或许只有摆脱公共的聒噪,回归权利本质,才是关上韩寒“人造门”的优选路径。 

                                                                                                       ——《华西都市报》

韩寒是一个符号,方舟子也是一个符号,如果暂且不考虑最后的结果,此次双方的论战以及对簿公堂其实可以带给社会更多的启示:在公共讨论时,应该以怎样的原则参与,应该坚守怎样的界限;在围观讨论时,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围观,应该给公共话题制造怎样的舆论氛围。 

                                                                                                       ——《燕赵都市报》

这一“历史性战役”最大的启示,莫过于提醒每一位爱惜名誉的朋友,在公开场合下断语前千万要谨慎,不要轻易作“有罪推定”。方韩相争,“亲友团”比主人公更来劲,有人欲“啜汁”恐是没法推脱的,谁“啜汁”、“啜”什么“汁”却着实不好说。 

                                                                                                       ——《新快报》

韩寒在扭曲的教育之下做出了反向牛逼的选择,而方舟子同样在这个学术体制之下做出了他自己的不归路选择,两者都并非正常。两者这么交汇对抗,是这个时代错位的一次看上去偶然、实则颇有宿命的结果。 

                                                                                                       ——《青年时报》

韩寒这样“神话”一般的意见领袖迟早遭到质疑是注定了的。在任何言论开放的国家,这个过程都会到来,从宏观意义上说,这是社会防止出现“绝对舆论权威”的免疫性条件反射。……中国舆论质疑的质量亟待提高,这次大争论为强制这种提高创造了机会。让我们别放弃这个机会。   

                                                                                                       ——《环球时报》

小品市场

哈文把小品的失落归咎于市场,殊不知,春晚便是小品的最大市场。小品因为春晚一举奠定艺术地位,时至今日,一再力求四平八稳的春晚实际上大大压缩了艺术的创作空间。抽掉讽刺精髓的相声尽显疲惫,如果失去讽刺的锋芒,落寞的相声便是小品他日的身影。 

                                                                                                       ——《燕赵都市报》

缺乏审美批判精神的喜剧带给人们的笑声并不是喜剧的笑,而只能是停留在生理反应层面上的笑。浅薄庸俗的噱头,奇形怪状的体态,虽然可以成为笑料,但是难于显示人物性格而且缺乏社会意义,因此不能构成真正的喜剧性。

                                                                                                       ——《长江日报》

梁林故居被拆

当一座文物面临商业利益甚或公共利益的挑战时,民间社会的声音必须有一席之地,以改变目前的主要由商业和政府参与决策的文物保护模式。也就是说,民意需要在文物破坏前得到重视,而不是在破坏之后才介入议程。 

                                                                                                       ——《南方都市报》

菜刀实名制 

“买菜刀实名制”风波的背后,其实正是人们对自由被侵犯的担心,因此,有关部门应该了解到民众的心理敏感点,除了明确表示没有这一政策之外,也应该对相关商家依法进行调查,并做出处罚。 

                                                                                                       ——《新京报》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