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种昂 正当城市里的部分学生为减肥发愁时,四川热柯依达小学生们却把午餐当作了“奢望”。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热柯依达小学位于大山深处,方圆几十里的480多名彝族学生在这里就读。喜得县是全国贫困县,热柯依达学生的父母基本以种植玉米、土豆为生,年收入大多只在一千多元。由于生活贫苦,这里就读的孩子基本不吃午餐,饥饿难当只能以土豆充饥。
一位一年级的小学生告诉记者,同学们居住分散,包括他在内的许多学生每天早上要在崎岖的山路上步行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如果早上不吃饱,有时走到学校肚子就已经开始咕咕直叫。而学校的上学时间也因此改成从早上十点至下午四点。
为了能让山里小学的孩子们吃上午餐,12月13日,味千(中国)控股公司从上海驱车两千多公里运来了一万袋袋装面,捐赠给当地包括热柯依达小学在内的四所小学。老师们纷纷表示,这些山里的孩子长这么大第一次吃上了“洋”午餐。
味千(中国)控股公司此举是响应“免费午餐工程”。可这里的学生们所缺少的不仅仅是一顿午餐这么简单。
热柯依达小学办学条件在整个喜德县都是最为艰苦的,教室墙上的油漆已剥落得斑驳不堪,学生的课桌也都破损严重。更让人吃惊的是,大多数教室没有玻璃。每逢冬天,山里的气温可降至零下。热柯依达小学生们只能以塑料布、破草席抵挡刺骨的寒风。在学校宿舍楼内,每张单人床要挤4名小学生,而有些学生的寝室同样没有玻璃,许多学生都有晚上被冻醒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