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斐斐/文 如同女孩出门必须穿长裤而非短裙一样,印度人的理财观念也一向保守,据称主要的投资途径就是存款或者购买金制品。
当然看看利率,你会理解为什么印度人喜欢往银行里存钱。如果再不小心与中国利率水平比较一下,结果就更加明确。以一年期存款为例,中国的利率为3.50%,而印度的利率为8.25%。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印度央行针对60岁以上的“资深公民”存款,有更加优惠的利率政策,通常是再增加0.5%,也就是说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8.75%,这恐怕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最高的存款利息了。大家开玩笑地说,把钱存到印度银行可比投资中国股市收益高多了。(详细请见 http://www.icicibank.com/interest-rates.html#fd)
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印度次大陆和远东地区的金饰购买占全球的购买份额从1980 年的22%增至2010年的66%,其中,中国与印度近年来轮流坐庄黄金需求头把交易,占全球份额也分别都在25%左右浮动。我们前几天在去往印度主要首饰GITANJALI集团2011财年印度市场珠宝销售较去年增长了66%,这符合这一情况。
当遇到大宗消费时,印度人不喜欢向银行借钱,信用卡的普及率较低,而更多的是在亲朋好友之间来筹款。向银行借钱意味着超前与无节制,而节俭几乎已经渗透到印度人的DNA当中。
虽然孟买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价也不可思议地与国际接轨,但房贷在印度并不普及,这一点与中国十几年前非常相象。中国房产贷款市场也是从1998年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之后才开始迅速成长成为亚洲第一大规模的,当然是否延续了中国一贯的极端路线,以至变得有些畸形则另当别论。
与里昂证券(CLSA)的分析师讨论这个问题,他表示,印度金融监管部门现在对于房贷还管理得比较严格,如果要房贷必要提供规定年限正规的纳税证明,但现在印度人当中只有5% 的高收入群体主动报税,因此符合资质的人群本来就很少,另外,印度央行对于银行的房屋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也列得较高,银行在审批时非常慎重,当然长期高利率环境也对个人信贷市场产生了抑制作用。
不过相比与房贷,印度人对于车贷的兴趣则不断增长,手续也没有那么复杂,银行审批也较为迅速。我们在丰田印度在孟买的一家4S店了解到,目前选用车贷的购车人已经占到了总体的40%,这一比例在过去几年间一直保持着增长。
不管怎么说,印度个人信贷市场已经开始起步,在这个更具体约束性的社会当中,大众保守的理财思维能够抵御得到超前消费的欲望,抑或是政策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有太多的不确定等待未来市场发展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