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爆炸事故
一个混乱无序的民用液化气市场,不出问题才怪。煤气罐使用中的安全隐患重重,成了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性“炸弹”,难道仅仅与使用者和液化气销售者有关?
——《南方都市报》
爆炸事故发生后,西安政府决定“立即在全市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还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加入进来,积极展开液化气罐安全大检查。但是,如果没有常态监管,这样的“亡羊补牢”再次被淡忘,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东方早报》
让监管成为自觉,让敬畏生命成为更多人的道德律,这本是不需要提请关注的日常举动。“漠不经心”下,当被忽略的蝴蝶之翼总是引发令人窒息的意外事件,理当让更多人警醒。
——《燕赵都市报》
首起垄断重罚案
一部实施未久的法律,起初只“打蚊子”未必完全无法理解,但问题是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就不能总是停留于这一阶段。我们期待从“打蚊子”开始,中国的反垄断能够渐入佳境。
——《南方都市报》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体制中,也许我们很难冀望反垄断法能纵横捭阖,充分发挥其效力。行政垄断仍然是反垄断的禁忌,大型央企的老虎屁股也摸不得,反垄断机构即使想有所作为,也只能拿一些小角色祭旗。但是,反垄断法如果滑入选择性反垄断的泥沼,那它只能是一种更高级的观赏性法律。
——《珠江晚报》
当反垄断针对的是自然竞争下形成的企业,执法部门是中立的第三方,反垄断调查与制裁容易进行,说罚就罚,要拆就拆。而当垄断是由行政保护造成,行政部门恰恰是垄断的制造者、得益者,成为《反垄断法》调查对象时,难免投鼠忌器。
——《广州日报》
层层坚冰包裹之下,不仅反垄断的推进要困难得多,甚至垄断的定义也颇为模糊。在那些“坚冰”领域该不该反垄断,能不能反垄断,社会颇为关注。 一起重罚案,只是凿了一个小洞。破掉“坚冰”,还须全社会更多努力。
——《京华时报》
厨子施工铁路
工程腐败之所以猖獗,原因在于腐败的收益巨大,足以诱使胆大者甘冒风险。现在主管部门对涉事者撤职了事,司法不闻不问,显示腐败风险极小而收益极大,这绝对是给有心冒险者进一步壮胆。
——《珠江晚报》
此次事件是媒体揭露的,需要警惕那些没有被揭露的工程也“藏污纳垢”。但如果在此次事件中,只有行政问责,没有对法律责任的追究,没有反腐的重锤出击,那对于暗中的违法乱纪者提供的又是何种信息呢?
——《现代快报》
铁道部在查处铁路工程违法问题时,具有一定的裁量权。但处罚作为制裁违法者的利剑,必须遵循法定原则,自由裁量权也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和幅度内行使。宇松工程质量事故中显然没有发现可依从轻和减轻的情形。可见,铁道部开出的一年内不得参加招投标的罚单有些“法外开恩”的嫌疑。
——《新京报》
暴力孔庆东
现在孔先生的“杀人论”已经走得更远了。顺着孔先生成为“三妈的教授”的消息看,发现他已经有更多“喊杀语录”。他定性他跟所谓汉奸媒体之间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他对“汉奸媒体”喊打喊杀,已经成为顺口溜了。 他在以这样的方式公开煽动暴力,而这恰恰一直是不受注意的。
——《东方早报》
监狱内贩毒
人们常说,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罪犯被法院判决后,还需要在监狱服刑,如果监狱不能公正地执行刑罚,则正义仍然不能得到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监狱才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