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尔斯·钱斯/文
美国已日薄西山。这一强大而自豪的国度,遭遇了十年前纽约“9·11”历史性的震撼和创伤,身陷令其国力削弱加剧并且遥遥无期的两伊战争,现在,终于跪败于其有史以来最严重、制造了900万失业大军的经济危机。
上周,一家名为“舆论策略”的民意调查组织发起了追踪调查,两组各十名的美国女性就她们对当前美国形势的看法接受提问。这些女性都是过去一个月内曾在沃尔玛廉价超市购物的顾客。接受调查者被要求用一两个字来形容对目前形势的看法,她们的答案包括:抑郁、不同、失落、愤懑和糟糕;当调查者问她们,“有没有正面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今日美国?”,迎来的是一阵沉默;美国经济窘境对她们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所有人都表示,为了省钱,她们尽量一次买够大量的必需品,不度假,不餐馆,轮换使用信用卡;当被问到现在情况是否比2008年时更糟?她们的回答是:毫无疑问;她们最害怕发生的事?一位说:“买不起圣诞礼物。”“丢了工作。”另一回答。“我年迈的父母已经在花他们的积蓄,”第三位说道;这一切都是谁的错?答案很一致:银行的错,因为是它们向每个人借钱,还说不会有问题。奥巴马的表现又如何?“没诚意”、“缺少热情”、“出色的演说家”、“他的努力将以失败告终”;谈到国会,两组受调查者皆表现激愤,有一人的看法是,“他们在耍花招”。另一位说:“他们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她们希望政治领袖应具备什么素质?“视美国利益高于其个人利益的人。”政府又该做些什么?“解决问题。”
美国是在走下坡路,但尚未倒下。这也是自9月初我作为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访问教授,一踏上美国东海岸就感受到的信息。全美的百姓,正超越政党、肤色和阶层的传统界限,为表达他们要求结束党派纷争的共同愿望走到一起。有识之士,无论哪个党派,一个新的共同诉求就是,美国的经济问题乃首要问题,必须加以解决。所有人的一致看法是,美国政府已经破产,必须缩减社会开支并使国家的财政状况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对于美国选民中出现的这种新的团结和严肃的态度仍不解其意的,恐怕只有那些政客们。所以,到2012年全美大选投票时,民主和共和两党很可能会被美国人民希望以跨越党派且切实可行的途径解决国家经济问题的强烈要求,震慑得目瞪口呆。
解决问题的途径又有哪些呢?美国人普遍批评奥巴马在任职初期为推动他的“奥巴马健保”主张,几乎耗尽了其全部的政治资本。面对美国经济的严峻形势,一年后选出的下任总统将把紧缩开支、削减政府赤字作为第一要务,删减美国各类社会福利开支已成定论。共和党对各种增税建议至今仍强烈反对,但是随着公众不满情绪日益加深,其顽固教条已越发不得人心。下届大选过后,美国的个人所得以及可支配开支的税率都有可能提高。为了寻找大幅度节省财政预算的途径,许多持不同政见的人士均认为是时候向美国的庞大军费支出开刀了。这也意味着最终结束在伊拉克、阿富汗以及所谓“邪恶轴心国”地区不断征战的日子,已为期不远。
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的大量储蓄都投资在美国公债上,美国将精力重新放在缩减预算和改善偿付能力上,似乎是好事。但从其他方面上讲,美国下决心重整经济秩序对中国未必有利。最近,参议院多数表决通过将中国定为“货币操纵国”的提案。这一提案需经国会众议院通过和总统最后签署方可立法,近期内后两者通过此立案的可能性尚不大。许多美国国会议员顾虑到为来年选举保住现在的席位,而支持各自选区内企业界对此案的反对态度;奥巴马总统也表示他将使用否决权阻止此案通过。
然而,假如明年奥巴马落选,新总统是有强烈排外情绪驱的共和党人,一切又会怎样?我作为一个外来者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越来越受到怀疑、恐惧和猜忌的情绪所左右。昨天,美国著名的商业报刊《华尔街日报》刊登文章,标题为“中国吸引力背后的阴暗面”。文章描述了目前因中国劳动力和进口产品成本不断上涨,美国在华经营的肯德基和必胜客等连锁快餐店的营业额及利润每况愈下的情形。同日在这家报纸上还发表了另一篇文章,题为“赶紧了美国,中国越来越贵了!”文中提到许多十年前为追求低成本而迁到中国的美国企业,如家具制造业,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攀升的压力下,又开始回流美国。随着目中国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其他一些行业可能逐渐回归美国。而最近媒体上不断涌现的中国在海外上市公司丑闻的报道,则使美国投资人坚信中国公司在美发行股票就是为诈骗他们的钱财,中国公司的股票价格因此大幅下挫。
自2008年金融崩盘以及随后陷入的严重经济衰退以来,美国实力及声望的下跌深深地刺伤了美国人的自尊。面对企业界以外民众普遍对中国所持的怀疑态度,加上两国经贸关系日趋紧张,中美两国关系很有可能成为美国接下来纠正其发展船头的牺牲品。中国应该有所准备去面对2012年在“为美国拨乱反正”呼声中诞生的下一届新政府,以及将中国看成是美国经济弊病替罪羊的负面前景。美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者甚至建议将某些中国输美产品的进口关税提到10%或者更高。如果眼下尚处于酝酿中的反华货币法案一旦立法,美国的保护主义甚至更加不利的因素将随之而来,最终影响中美关系乃至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甚至更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gileschance@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