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媒体观点 >
今日媒体观点0930:“邵阳弃婴”
导语:邵阳弃婴 “以房养老” “天宫一号”升空 潜逃嫌犯成看守所保安 “替夫考察”

“邵阳弃婴”

刻意强调问题的某一面,有时候就是为了掩盖另一面。“邵氏孤儿”事件的调查结论,其实就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基础上的虚假“事实”。

                                                                                                        ——《》

无论从粗暴执行计生政策的“力度”,还是这种自我检查、自我宣布的表现来看,此事其实就是找到替罪羊,然后洗脱最严重的罪名,最终承认只是工作方法问题。方法是可以改变的,由一些地方粗暴执行计生政策所带来的连带伤害以及掌握这种权力而肆无忌惮的行政手法,则是可以继续长存下去。

                                                                                                        ——《东方早报》

如果无法改变自我调查的模式,至少能让媒体和否定媒体报道的调查组有一个相互质证的过程。这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我们念兹在兹的政府公信力。

                                                                                                        ——《南方都市报》

“以房养老”

种种社会化养老的问题,最后也都要聚焦在公益性与逐利性无法取得应有的平衡之上。这种利益长期不平衡,恰是人心对养老无所期待一脸茫然的根本原因。

                                                                                                        ——《重庆时报》

以房养老”的纠结不在养老一域,而是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太多社会反光面。说到底,要解开养老困局,以房养老至多算是锦上添花的一种,创意不错,却不易操作。而真正以保险为主的市场化养老,也和这一境况相仿。

                                                                                                        ——《华西都市报》

其实即使不存在“70年产权”的障碍,指望“以房养老”来解决目前我国日益逼仄的养老问题,也并不是一个真正靠得住的养老之道。

                                                                                                        ——《青年时报》

“天宫一号”升空

从东方红1号到神舟系列飞船,再到昨晚成功升空的天宫一号,航天事业的成功与一个国家认同感的增强往往紧密相连。航天梦的一步步实现,既借助现代科学的力量,同时又往往需要以国家为后盾。

                                                                                                        ——《南方都市报》

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中国航天精神这个“硬币”的两面。能将“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也完全有能力“脚踏实地”把地面上的问题解决成功。

                                                                                                        ——《新京报》

如同孩子向往外面更大的世界,人类也从未磨灭“离开地球摇篮,扩大生存空间,向着宇宙更深更远处出发”的梦想。而航天事业,正是这一梦想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人民日报》

永久性国际空间站不仅将最后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标志着150多年来中国民族和文明从低潮回升到正常的地位,也将为未来民族发展开拓新的异度空间。

                                                                                                        ——《大洋网》

潜逃嫌犯成看守所保安

又是什么原因让利辛警方放弃了聘用人员最基本的身份审核原则?比解释王治家是“临时工”更重要的是,要看看是哪些人钻了制度漏洞,并予以严惩。

                                                                                                        ——《新京报》

临时工怎么就成了一个筐,什么责任都往这个筐里装?临时工怎么就成了一些单位部门的避风港,什么责任往这个港湾里一倒就可以逃之夭夭?如果说“有人”是天底下最牛的人,那么“临时工”是否算得上天底下最倒霉的人?背上这等黑锅,泼上这等污水,让那些真正的临时工们情何以堪?

                                                                                                        ——《京华时报》

“替夫考察”

城管局长夫人到底是“替夫考察”,还是自费旅行,纪检部门面对民众质疑不可不察,因为真相是证明清白的最佳途径。只是,为什么这样的蛛丝马迹,能够触动民众敏感的神经,这其中的社会心理值得探究。

                                                                                                         ——《重庆时报》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